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和霜姐姐談海貿【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和霜姐姐談海貿【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

 要說京城里面,這幾天最紅的人是誰?

 那肯定是蕭素琴和錢英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兩個人,通過話本、戲曲的這麼一呈現,風靡了無數男

 哪怕是中年人、老年人,誰沒有過年輕的時候呢?

 看到這樣凄故事,無數人是潸然淚下。

 就好像看書比不上看電影一般,哪怕裕王世子的話本寫得再好看,也沒有戲曲來得彩。

 可惜素老板只會在過仙樓里面演十場,然后再進宮演三場,接下來就會去江南巡演一個月了。

 過仙樓每場位置也就是三百來個,相對于京城三百多萬居民,有錢人家起碼超過了一萬戶,怎麼夠?

 有了苗炎的存在,他們肯定不敢用權勢欺的方式,而且大康朝從來沒有這樣的傳統,說出去都丟人。

 所以通常狀況就是砸錢,找關系。

 誰的錢越多,越容易買到票。

 誰的關系越,自然也越容易得到票。

 蕭素琴知道許多人自己都得罪不起,所以每天早上面對所有人售票,能提前排隊的就能買到。

 而自己概不見外客,專心的排練和休息,免得影響了演戲效果。

 面對這種明正大的借口,人們知道不好從這里下手,便紛紛到去找人。

 要嘛是高價收購別人買的票,要嘛就是找蕭素琴關系好的人,看看能不能拿到票。

 柳銘淇自然是被擾得最多的,所以被惹煩了的,干脆邀請了巫夜霜,帶上了辜辰彥,在張勤的護衛下,一路往鬼門關而去。

 鬼門關距離京城遠得很,足足有六百里路,已經越過了京畿地區,在安徽省的地界。

 如果走陸路的話,再快都要花費七八天的時間,但是通過大運河的話,短短三四天就能抵達。

Advertisement

 從運輸貨來說更是便捷,一艘船通常能裝幾十萬斤的貨,只需要幾十個船員便可以一路運送。

 走陸路起碼都要幾百人、上千頭馬驢騾,還得供應一路人畜的吃喝等等,費用耗費起碼是船運是五倍以上,甚至是十倍!

 由此可見大運河對于整個王朝的重要

 大運河便像是大康朝的脈一樣,支撐著大康朝的正常運作。

 就現在來講,鬼門關本有了碼頭加陸路倉庫的解決方案。

 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各種資需求力的增加,兩碼頭效率大大的降低,各種病層出不窮。

 鬼門關的困局,仿佛脈堵塞這樣的病癥,如果越來越重,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大康朝的命數。

 今年四十一歲的辜辰彥是公布都水清吏司員外郎,拜正四品,拿到地方上來便是一個知府。

 出于舉人的他,十七年來一直跟著巫愚做事,主要就是干治水的這一塊兒。

 等著巫愚就任工部尚書,他自然也水漲船高,進了工部,繼續干自己最擅長的水務。

 但這一次,表面上辜辰彥是總負責人,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幌子。

 真正當家作主的不是他,更不是初出茅廬的柳銘淇,而是巫夜霜。

 只不過因為巫夜霜沒有任何朝廷職,所以才要辜辰彥來領隊。

 本辜辰彥又和巫夜霜長期在一起輔助巫愚做水務,清楚巫夜霜有多能耐的他,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異議。

 一行人總計坐了兩艘大船,張勤帶著五十名千牛衛守護船上的柳銘淇、巫夜霜等人,另外的一百五十名軍士則是坐第二艘。

 柳銘淇上輩子都沒有長時間坐過大船航行,除了剛開始有點搖搖晃晃的之外,年輕的倒也馬上適應了過來。

Advertisement

 因為要使用大運河的緣故,大康朝的船只技已經非常不錯了。

 柳銘淇乘坐的大船,一共分為了三層,最下面一層是貨倉、生活資倉,第二層則是船員劃槳的工作場地,以及他們的休息間。

 最上面一層便是船長室、貴客們居住的場所。

 通常船只都會有自己的標識,比如府的自然就能得到優待,許多時候可以優先通過狹窄的流域,漕運衙門一般也不會找茬。

 最關鍵的是,那些神出鬼沒的水匪,也不會找上門來。

 像是軍九衛就更不怕了,漕運衙門都不敢惹他們,更別說那些水匪。

 一旦惹了這群帝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跑到深山老林都逃不追殺。

 這一次張勤比較低調,打的是繡衛的牌子。

 不過依照他謹慎小心的態度,卻也是提前和繡衛衙門打了招呼的。

 不然若是亮出了千牛衛的旗幟,恐怕會惹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畢竟誰都知道,千牛衛乃是皇帝親軍,出門肯定有大事兒。

 站在了船首,柳銘淇眺著大運河兩岸的風

 此時已經是農歷的十月,天氣已經漸漸轉涼,可是來往的船只仍舊非常多。

 年有點好奇,就問旁邊的巫夜霜,“霜姐,大運河到了現在還如此忙碌?那六七八月該多麼繁華啊?”

 柳銘淇來自于現代,深知對人就要甜,甭管上怎麼傲,但心里還是喜歡聽好話的。

 所以上船的時候他就改變了稱呼。

 巫夜霜格比較淡,對他這樣明顯拉關系的稱呼,并不覺得有什麼。

 只是注意到了柳銘淇的問題,“其實除了最繁忙的夏天,最忙碌的便是枯水季節的前后兩個月了。

 前面是為了盡可能的搶運多的資,送到京城或者更西北;后者是因為斷航了兩三個月,急需質補充。”

Advertisement

 “咱們這兒的冬天,枯水很嚴重嗎?”

 “看老天爺。”巫夜霜道:“有時候是一個月,有時候是兩個月。歷史記載,最多的時候是四個月。”

 頓了頓,又道:“不過枯水的地方也就是北方這一帶,南方還好,尋常時候,江南河一年四季都是水量充足,不耽擱他們的耕種和生活。”

 柳銘淇點點頭。

 這倒是和現代一樣,否則也不會有南水北調工程了。

 只不過現在北方還沒有達到“開采地下水”的地步,畢竟人口沒有那麼多。

 “咱們大康朝的船,倒是種類各式各樣,大小皆有之啊。”柳銘淇再問道,“江河之船都如此,那我們的海船怎麼樣?”

 大運河行駛的是江船,以速度和裝載貨為主要功能,依照功能不同,形狀和特點也是各不一樣。

 比如說現在柳銘淇看到的,不但有三層樓高的大船,也有兩頭尖中間寬的運客船,還有更小一點的,只在幾十里范圍運營的舟船。

 海船當然不一樣,它最大的考量只有一個,那便是安全。

 能經狂風暴雨的海船,才是最好的海船。

 保不住船,其余的一切都是虛幻。

 如今大康朝最好的海船在福建、廣東兩省,杜立峰的侍衛回國去取紅薯,坐的就是廣東的海船。

 “前朝海船最高四丈五尺,長約二十余丈,可以容納六七百人,攜帶數十萬斤貨。”巫夜霜道,“但我朝卻更進一步,如今最大的海船,最高五丈七尺,長二十五丈,寬五丈二尺,六桅八帆,無論是在近海還是在南洋諸島,都是縱橫無敵的。”

 柳銘淇換算了一下單位,這最大的海船也有一千六七百噸左右了,比三寶太監的最大海船都大。

Advertisement

 “最大的海船,是我們水師掌握著的嗎?”年又問道。

 “自然不是。”巫夜霜搖搖頭,“最大海船耗費巨大,我們的水師又不出去做生意,用不著這麼大的船,所以都是民間所有。

 不過水師也不用擔心,他們再怎麼的實力強大,也不可能不回家,所以還是得乖乖的繳納稅賦。”

 這倒也是。

 在如今沒有強大外敵的況下,沒有大批民地的況下,維持一個規模龐大的海軍是不現實的,完全沒有必要。

 而那群做海商買賣的商人們,在國的日子過得那麼舒坦,怎麼可能就因為不想繳稅,直接去了海外安家呢?

 要知道,現在的海外可不比前世的二十一世紀。

 現在的南洋島嶼和國家,到都是蠻荒一片,各種蚊蟲、海風、瘧疾等多不勝數,本不大適合人們居住。

 特別他們又是有錢人,有錢人不找個舒服宜居的地方,跑到那兒去罪干什麼?

 前世下南洋的國人們,全都是過不下去才不得已跑去的,現在大康朝日子還能過得下去,極有國人跑去那邊定居生活。

 于是,只要把控住他們回家的港口,就如同住了他們的七寸,收稅也就容易了。

 況且越是大型的海商,他們的船只就越是不能隨意找地方停靠,擱淺了礁了那可不是玩兒的,所有貨和人直接喂了海龍王,豈不是損失更多?

 都是長期做生意的人,這點分寸他們還是有的。

 “既然霜姐你說得這麼好,但為什麼我們的海貿商稅卻不高呢?”柳銘淇沉道:“我記得北方和南方的海貿商稅加起來還不到一千三百萬兩?”

 “因為他們這些海外蠻夷很窮啊。”巫夜霜淡淡的說,“北方的還好一點,有馬、有人參、有海貨等等。南洋有什麼東西?不過就是一些香料和笨重無比的木材,值不了多錢。”

 呵呵。

 不值錢?

 柳銘淇樂了,南洋的那些國家,可一個個都是寶盆啊。

 優質的各種礦產不計其數,金銀礦都有不

 另外他們那里最適合種植糧食啊。

 通過海運把糧食給運到大康來,那麼廣東、廣西和福建這三個多山的省份,不就不缺糧食了嗎?

 這麼多年的海貿了,難道大家都沒有想到做這些生意?

 不不不!

 柳銘淇旋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定有。

 只不過沒有在方的賬目上出現,或者是他們用各種手段瞞起來了。

 稅又不是現代才有,古今中外多了去了。

 巫夜霜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柳銘淇,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有些事,用不著太過深究。我們大康的重心在江南、在京畿地區、在兩湖。最重要的通道是大運河,防的重點在西北,在東北。

 東南的這些地區,能自給自足,而且還能繳納稅賦,不給朝廷拖后,這就已經好了,水至清則無魚,你這麼聰明會不懂?”

 咦?

 柳銘淇愣然的看向了

 原來沒有幾個人是笨蛋啊!

 原來大家都懂其中的道理,只不過在某種程度上,朝廷也是一種默許。

 畢竟東南多山地耕地,民眾們生活起來不容易,如果得太,讓東南也是起來,帝國能得到什麼好

 現在多好?

 每年有差不多一千三百萬兩的海貿商稅,可以養活幾個省份的人,也可以給中樞結余一些送去。

 只要不是遇到特大的災害,他們通常都能自給自足,不麻煩朝廷從江南、兩湖不斷送糧過來。

 恐怕這樣的想法,就是朝廷大佬們的用意吧。

 但柳銘淇還是覺得可惜了。

 南洋就是一個大寶藏。

 里面有著無數的資源和寶藏可以供我們開發利用。

 現在的那些海商肯定做的都是一些很基礎的貿易,要是用現代的經營理念來,說不定要不了一二十年,這里就會為整個帝國的膏之地,反過來可以供應整個帝國!

 別說是一億五千萬的人口,就是三五億、七八億人口,都完全不會有力!

 等一等吧!

 柳銘淇下定了決定。

 等到紅薯推廣開來,等到大家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了,他就去忽悠景和帝,大開海貿的方便之門。

 整個南洋為了中原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了,那麼中原的防就會堅若磐石,不用擔心來自草原的威脅,從而不斷的發展自己的文明進程。

 只要海貿發展好了,說不定這輩子自己還能去歐羅一趟,娶幾個金發碧眼的大洋馬回來呢?

 嗯,最好要是巔峰期的小甜甜,或者是阿湯哥前妻,或者是第一超模……

 想著想著,柳銘淇傻傻的笑了起來。

 巫夜霜瞧了瞧這個忽然有些智障的年,搖頭不語。

 這個樣子,可一點兒都不像是圣人之資呀!

 ……

 注:查資料發現,隋煬帝下江都的時候,“巨大龍舟高度達四丈五尺,長度達二十余丈,可容納六七百人。”

 而三寶太監的大寶船,最長的卻僅有十九丈而已。雖然桅桿和揚帆多了一些,但難道差不多800年過去后,居然造船技還下降了?

 或者是江船和海船的難度不同?還有懂的兄臺,能不吝解一番,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