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成圣之姿【第三章!求訂閱!求月票!】9/34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成圣之姿【第三章!求訂閱!求月票!】9/34

 柳銘淇在大堂上接審訊,卻這麼旁若無人的悠閑踱步,換了一個人肯定會直接斥責了。

 幸好苗炎的脾氣好,也不是那種酷吏。

 他審案喜歡讓人心服口服,并不是靠權勢去服。

 所以他就等著,等著看柳銘淇能耍什麼花樣。

 反倒是不明就里的一些員覺得奇怪。

 甚至有人認為,裕王世子是不是有些詞窮了,所以在編造有些話來圓謊。

 殺人都還有道?

 這一點,連肅王都有點不敢相信。

 片刻之后柳銘淇站住了腳步,臉堅毅的大聲道:“魚,我所也;熊掌,亦我所也;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也;義,亦我所也;兩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義者也。”

 “嘩……”

 旁邊的人驀的發出了一陣喧嘩。

 一群儒家的六部員,呼吸都忍不住促了起來。

 特別是最為熱的那些翰林院留館庶吉士們,眼睛更是“噌”的一下,明亮了起來。

 雖然這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卻已經概括出了一個人生大道。

 當生死和道義不能兩全的時候,柳銘淇甘愿舍生取義。

 這樣的大無畏犧牲和純凈的思想,不就是儒家一直提倡的“有道”、“有義”的價值觀嗎?

 肅王聽得也是驚訝萬分,他可也是學富五車的人,就從這麼兩句話,他便到了一種鏗鏘有力的決心。

 皇上的眼真好啊,選這個孩子做下一任宗正,絕對沒有錯!

 相反的,一群法家的員臉就不那麼好看了。

 在他們的心中,道義什麼的,完全無法和法令法制相比,這些反而是有礙于法制的實施。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柳銘淇的這話非常讓人有認同,而且還會有種心澎湃的激

Advertisement

 王智耿臉沉了下來。

 早就聽說裕王世子擅長詩詞,沒想到他居然還能講出這般大道理?

 苗炎也是驚訝無比。

 如此睿智又充滿義理的話語,居然是柳銘淇這個16歲的人說的?

 不會是哪個大儒教了他,讓他背誦著說的吧?

 旋即苗炎自己又失笑。

 任憑哪一個大儒,都不可能把這樣的話讓給別人去說。

 單憑著這兩句話,就已經可以名垂青史了。

 有什麼好能比得上這個,讓自己把這麼寶貴的道義粹言語讓給別人來說?

 名垂青史啊!

 上下數幾千年,有多人能做到?

 白癡才會這麼的拱手讓人。

 所以……

 這就是柳銘淇自己想的啰?

 驚訝之際,柳銘淇仍舊是語氣堅定的繼續自言自語。

 “生亦我所,所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好!”

 探花郎李敬寬實在忍不住心中的那一子激,當即站起子,大聲的了出來。

 有他這麼一帶頭,大部分的翰林院士子們都齊齊的站起來,大聲好。

 一群聽得如癡如醉的儒家員們,見狀狠狠的瞪向這群小子。

 很明顯裕王世子沒有說完,如果被他們這麼一打擾,影響了思緒,使得這可以流傳千古的警示話語中斷了,那儒家員們殺了這群小子的心都有。

 就連很不贊同柳銘淇的法家學子和員們,此時也是抱著一種驚駭和仰視的態度,聆聽著柳銘淇在講述這種“道”。

 被人打擾了,他們同樣的不爽。

 苗炎更是一拍驚堂木,“再敢打斷柳銘淇說話的,一律給我驅趕出去,不許再旁聽了!”

Advertisement

 李敬寬嚇得趕坐下。

 能參與到這種可以流傳百世的論道之中,是他無比的榮幸,如果因此被趕出去了,那不是以后的史書都得添上一筆,讓他臭萬年?

 能進翰林院的,沒有一個傻子。

 他們也幾乎是跟著李敬寬一起坐下,肅然立,眼睛不敢有半分離開柳銘淇。

 柳銘淇像是旁若無人般,等到堂中又安靜了下來,才繼續說出第三段。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事故所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年說完,又停頓了一會兒,在場仍舊沒有人說話。

 都在看著他。

 柳銘淇曬然一笑,環顧一周拱手道:“小子一時胡言語,妄自稱道,還請諸位見諒見諒!”

 大家這才知道他說完了。

 凡是他拱手之,所有人無不是站了起來,合掌鞠躬行禮,以示尊敬。

 也同時是表示,自己不能承這種大禮。

 就連苗炎也離座,真真假假的鞠躬行禮。

 無論柳銘淇的年齡才多大,但只要他能說出上面的那些話,此時此刻,在一群儒家、法家和墨家人士的心中,他就是一個擁有深邃思想,探索出了自己的“道”的大家。

 這個天下,能被稱為“大家”的人有不

 可是他們所有人加起來,說的話,提出的理論,都沒有柳銘淇的“舍生取義”理論來得深刻,來得震撼,來得猶如醍醐灌頂一樣的通

 這里面尤其是儒家的員們,更是激得發抖,恨不得馬上把柳銘淇納自家的陣營里面,然后奉他為一代儒學宗師。

 有了柳銘淇的這番話語的詮釋和講解,他們儒家強調的“道”、“義”,都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礎架構。

Advertisement

 這為儒家學說的發展,會帶來多大的好啊?會讓多學子一腔熱全部付給儒家啊?

 裕王世子,真是我儒家的大才!

 相比起他們的激和震撼,外面的一群老百姓看得有點云里霧里。

 柳銘淇說的乃是千古都能流傳的大道理,可是以這群老百姓的文化素養,他們是本聽不懂的。

 滿篇的之乎者也,他們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的茫然。

 前面的人都懵比了,后面的人更加的急躁。

 “怎麼回事兒?怎麼不說話了?”

 “哦,聽說是小王爺說了一番之乎者也的話,然后那些當兒的好像有些被震住了。”

 “不不不,不止是這樣,他們都紛紛的給小王爺行禮了呢!”

 “看!還有苗大人!他也在行禮”

 “哇噢,是不是小王爺這就能洗刷罪名,從而無罪釋放了?”

 “可能是吧!”

 一群人不懂瞎說,漸漸的都跟著興起來,聲音也開始嘈雜了。

 旁邊的巡捕們自然有辦法阻止他們。

 “都別鬧了啊,如果再大聲喧嘩的,就都出去!”

 這種威脅一出來,所有人趕不敢說話,免得錯過了這個看斷案的機會。

 不過他們臉上的表比起剛才是輕松了許多,覺得勝利就在眼前了。

 苗炎行禮過后,重新坐在了座位上。

 他此時向柳銘淇的眼神,已經變得有些復雜了。

 剛才他還是用看一個年的心態,來對待柳銘淇。

 可現在經過柳銘淇說出這麼一番可以傳誦千古的話語之后,他立刻把柳銘淇放在了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不是苗炎自己自大,覺得可以和柳銘淇說的話相提并論。

 而是說他像是重視同齡人一樣,重視眼前這個看起來還有些稚氣的年。

Advertisement

 “柳銘淇,你剛才說的那番話……”再次回味了那一段段的經典,苗炎嘆著說道:“是為了向本傳達一個你想要‘舍生取義’的理念?”

 “不是向大人你傳達,而是我一直是這麼想的,所以我才那麼做。”柳銘淇道,“那麼多的孩人等著我去拯救,一旦我耽擱了時間或者暴意圖,他們都會像是以前一樣,被人像是殺豬狗一樣殺了滅口。

 所以為了救下他們,我是必須要殺掉那些畜生,期間不能有一點手,不能有一的猶豫。為此就算我會到懲罰,那也在所不惜。

 這也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句話,‘生,亦我所也;義,亦我所也;兩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義者也。’”

 再次聽到這句話,陳欽烈心生澎湃,一無法阻擋的氣息瞬間彌漫全,當即就想大一聲“好”。

 但是這一次幸好最為沉穩何西駿眼疾手快,直接用手捂住了他的,這才避免了陳欽烈被驅趕出場的悲慘局面。

 苗炎里也跟著念了一遍這句話,心中不得不嘆,所有的三段話里面,這一句是最畫龍點睛的,也是最為讓人驚嘆和崇拜的。

 哪怕他是法家學子,也能到這里面蘊藏著的大道大義。

 況且舍生取義這個詞,又何嘗不能用在法家學子的上呢?

 古往今來,法家子弟們為了心中的“義”,割舍生命的例子,難道還了嗎?

 苗炎長長的吸了一口氣,冷靜了下來,沉聲的道:“可是,這還是不合法。”

 “是,它不符合我朝的法制,銘淇也犯了許多法令,所有的罪過,都是銘淇一人的。”柳銘淇對此卻一點兒都沒否認,“但是……”

 說到這里,他又朗聲的道:“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嘩……”

 又聽到這段話,公堂上好不容易強自制下來的喧嘩,再次的響了起來。

 前面的那三段話直指大道本,是人間最珍貴的道理之一。

 可后面又來了這麼一段話,卻是結合到人的實際,指出尋常人應該怎麼去做,才能把丟失的本心給找回來,從而尋回“仁”和“義”。

 仔細的再念叨幾遍,就越是發現,這樣的道理真是奇妙無窮。

 如此道理,怕是五六十歲的大儒,都沒辦法如此簡潔明了的直指本心吧?

 裕王世子究竟是哪一路的神仙下凡,居然能把人生道理領悟到這種程度?

 在眾人的眼中,并不高大的柳銘淇,瞬間變得高大起來。

 甚至于不人看向那個站在公堂正中的影,都覺得他渾都在閃爍著金

 這是儒家智慧大道的芒啊!

 裕王世子,有圣之姿!

 ……

 注:最后一段同樣來自于《孟子·告子上》,里面的“放”,指的是放任、丟失的意思,諸兄知曉。

 ……

 來了!請我從不斷章俊秀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