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開始就懟上了【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5/33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開始就懟上了【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5/33

 如同皇帝所料,到了晚上的時候,西邱村的事便迅即傳開了來。

 “你聽說了嗎?西邱村的事?”

 “怎麼沒有聽說?裕王世子真是太狠了!”

 “誰說不是呢,殺了兩百多人啊!”

 “只有二百多嗎?我聽說一個村的人都被他屠了!”

 “嚇,豈不是男都被殺了?裕王世子這麼狠毒嗎?”

 “呃……可能也沒有那麼兇殘吧?況且西邱村的人販賣轉賣孩人,做了這麼多年的惡,也應該殺掉!”

 “是啊,我覺得裕王世子爺們兒的,這樣的人,無論男,都是惡貫滿盈,難道不該殺?”

 “對對對,我鄰居的二大爺的三兒的小子,就是在外面耍,然后被拐走的,現在都找不到,人都要瘋了……要是裕王世子早幾年殺了這些人,該多好啊!”

 “……”

 平頭百姓們只是吃瓜群眾,他們反而是更加欽佩敢作敢當的裕王世子一些。

 可朝廷員們就不一樣了。

 當天晚上,就有無數的員聚會,熱烈的商討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超過兩百名的員,便已經聚集在皇宮之外,懇求皇帝召見。

 這樣的局面,讓景和帝心頭不覺一沉。

 大康朝并不是前朝那種,皇帝不是每天都要上朝的。

 因為每天上朝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無關要的枝末小節上面,反而會影響理朝務的效率。

 故而太祖規定了,大朝會一般一個月只舉行三次,更多的時間都是各部在自己的地盤辦公,然后總大事和策略方針,則是由文淵閣的丞相們和皇帝一起來制定。

 皇帝也不是隨時都要理朝政,有了分權的丞相們,還有各部尚書們,他們只用把大局把握好就行。

Advertisement

 當然這也有例外。

 比如說今天這樣。

 如若朝臣們有重要的事要向皇帝稟報,那是可以聚集在一起,請求皇帝打開宮門,讓大家聚集在垂拱殿,商討大事。

 一般有這樣的況,皇帝都不得阻攔,一定要聽聽下面臣子們的心聲。

 自景和帝繼位以來,遇到這樣的事還不到十次,每一次都是遇到了很麻煩的大事。

 可這一次僅僅是柳銘淇在西邱村殺戮救人,就引來了兩百多員齊齊求見,顯然來者不善啊!

 ……

 員們卯時五刻便開始在宮門外等待,辰時三刻,宮門終于緩緩的打開了。

 史臺史中丞王智耿,大踏步的走在了人群之中。

 旁邊一個相員湊了上來,“王公,皇上晾了我們這麼久,恐怕今日之事有所波瀾啊。”

 “有波瀾才正常。”王智耿淡淡的道,“裕王世子乃是皇室之中,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皇上向來喜歡他,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頓了頓,他又道:“然則國家自有規章制度,我等為讀書人,理應維護國本,做我們該做的事。”

 “可是像您這樣想的不多啊。”另一個員小聲的道,“屠大人可沒有過來,六部尚書也只來了兩個,四位相爺更是都沒有靜!”

 屠大人是史大夫屠謀忠,史臺的第一人。

 本來遇到“裕王世子屠戮數百民眾”的事兒,為監察朝廷和天下的正式機構,史臺應該是當仁不讓,史大夫屠謀忠更是應該第一個出面。

 可剛才大家伙兒看了一大圈,都沒有看到他的影,許多人不覺心中就有些想法了。

 “屠大人我不知道,但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的。”王智耿腳步不停,繼續說道:“昨晚四位相爺都宮了一趟,因此他們不出現是很正常的……今天我們在朝會上面,遇到的阻礙可能會出奇的多啊!”

Advertisement

 “多又怎麼樣?”一個六科給事中走了上前,大聲道:“我等學讀圣賢書,一切以朝廷法規為準。無論前面如何艱難險阻,我等只管一力向前就行了!”

 王智耿笑著點了點頭。

 年輕人就是要有沖勁兒才好,這一點,儒家和法家可都是一樣的。

 后面一點有幾人就在小聲的探討。

 “不僅僅是他們說的那幾位,看到這個法家的六科給事中說話,我忽然想到,剛才好像沒有看到苗太升的影?”

 “對,沒有他!他說不定就和幾位相爺一樣,都退了。”

 “不可能不可能!這個世界上還沒有苗太升怕的人,就算是皇上也不行。”

 “那為什麼他不來呢?難道因為他很贊賞裕王世子?”

 “肯定不是。苗太升把人和法令分得很清楚,本不會徇私枉法。”

 “嘿……說曹到,你看,宮門趕過來的,不就是苗大人嗎?”

 “哈哈!我就知道,遇到這種事,苗大人和王大人兩人,一定是我們的脊梁!”

 “……”

 他們說話之間,苗炎已經走了上來,追上了眾人,趕到了特意放慢腳步等他的王智耿邊。

 “王大人!”

 “太升兄,我還以為你今天都不來了呢。”

 “忙著一些事,所以晚了。”

 “太升兄今日打算如何?”

 “自然是本我法家學徒之心做事,無愧天地,無愧君民。”

 “善!”

 王智耿笑著不再說話。

 但有了苗炎在他的邊,這位史中丞的腳步都邁得更有力量了一些。

 到了垂拱殿,門口已經打開,如今冬天天亮得晚,還略微有些黑,遠遠的看過去,垂拱殿像是張開了一張張大口的猛,頗有些沉。

 當然了,這只是大家此刻心中的想法而已,和他們心中覺要面臨的困難有關。

Advertisement

 可王智耿和苗炎是一步都不停留,大踏步走進了殿

 殿里有一淡淡的花香氣息,地面的大理石如鏡。

 垂拱殿尋常一個月才開三次,不過宮里的宦和宮經常都會進行清掃和保養,看上去永遠都是嶄新的。

 垂拱殿可以容納最多三百人同時在場,但那時候皇帝說話就得靠嗓門大的宦傳話給后面的員聽了。

 通常況下,這里談事的氛圍,遠遠不如乾清宮。

 群臣分列兩邊站立,等待著景和帝的到來,卻時不時的有人在頭接耳的說著什麼。

 等到他們站好,陸陸續續的才有朝廷重臣們前來。

 像是這樣的叩宮奏請,不是志同道合的員們一般補回來,但是朝廷九卿、六部尚書和丞相們,包括在京的軍九衛的大將軍們,卻是一定要過來的。

 甚至于連平日里只在大朝會才出現的宗人府宗正肅王,也施施然的走到了金鑾殿下面站著,卻不和任何人談。

 曹儀最后一個抵達,他面含微笑的和大家打了招呼,走到了左邊的第一個位置上。

 再等了大約一刻鐘,皇帝才姍姍來遲。

 “參見陛下!”

 群臣們鞠躬行禮。

 “免禮吧!”景和帝的神不大好,看著下面一群來找麻煩的人,沒好氣的道。

 旁邊的趙壽上前一步,大聲說道:“眾臣工有事上奏,無事退下。”

 這麼一番固定程序過后,王智耿剛要站出來,景和帝卻忽然提前說話了,“太升,你昨天理的西邱村拐賣并殺害無辜婦孺的案件,結果怎麼樣了?”

 苗炎愣了愣,旋即走了出來,行禮說道:“回稟圣上,微臣從昨天分兩方面來做。一方面是加審問西邱村和裕王府、睿王府的人;另一方面則是據西邱村的招供,連夜抓了七十三個團伙共三百八十七人,現在正在審問之中。

Advertisement

 不過皇上,因為審查的需要,微臣需要提審裕王世子和睿王縣主,希您能讓他們到巡捕衙門來一趟。”

 “好!”

 景和帝爽快的答應了,“但他們昨晚就到了杖責懲罰,等他們傷勢好點了,我就讓他們過去。”

 苗炎無奈的著皇帝,意思是你把我當傻子嗎?

 他還沒有出來,旁邊一個六科給事中便怒了。

 “陛下,臣刑科給事中談森瑜,彈劾裕王世子、睿王縣主違反太祖規定,擅自涉朝廷事務之中。且既、厥行污穢,導致其肆意殘殺百姓,手段極其殘忍!

 臣懇請陛下忍痛大義滅親,將裕王世子斬,睿王縣主發配南海,以儆效尤,以平天下之民憤!”

 談森瑜的嗓門很大,在場的一百多人全都聽到了。

 可是聽到的人無不是目瞪口呆,暗自吃驚。

 哪來的這麼一個愣頭青?

 平日里談森瑜沒有這麼激進啊,怎麼今天忽然如此決絕大膽?

 死裕王世子?

 你這是瘋了吧!?

 大康開國一百多年以來,從來沒有死過任何一個宗室子弟,最嚴重的只不過是圈而已。

 況且和前面幾位被圈的荒誕、暴戾、無恥行徑來說,裕王世子其實很不錯,是一個年天才,又沒有什麼荒繆的行為。

 只不過這一次據說是看到西邱村殘被拐孩的場面,一時間沒有忍住,所以才發飆了而已。

 連平日里最為激進的苗炎,也不過想要讓柳銘淇圈五年,實在不行三年也行。

 在宗室子弟來說,這已經是極其嚴重的罰了。

 結果這家伙一上來就要求死裕王世子,還要發配睿王縣主,不是瘋了才怪。

 大家反而是覺得,可憐的就是裕王世子和睿王縣主了。

 聞言之下,今天來上朝的宗人府宗正肅王走了出來,對著皇帝行禮道:“臣宗人府宗正肅王硯遵啟奏陛下,此刑科給事中談森瑜,擅定宗室之生死,非忠君報國之意,實乃饕餮放橫,傷化天意,大逆不道。

 臣請陛下切勿聽信妖言,將此獠剝去一切職,打天牢,且永不敘用,以正朝廷和國家之風氣,以安宗室和天下忠善子民之心。”

 眾臣本來還在慨談森瑜的激進,結果沒想到這位肅王一點兒也不遜

 張就是把一個六科給事中給免了,還要打天牢,這樣的手段,還真符合肅王一貫的強

 不過以前肅王只是對宗室子弟強而已,現在卻正式的開始在朝廷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實際上,太祖曾經有過法令。

 宗人府宗正是可以因為宗室子弟的事,在朝堂上參與討論,而且給出自己的意見的。

 這個并不到宗室子弟不能參與朝政的限制。

 只不過人家以前的宗正們,基本上私下里就解決了宗室子弟的問題,沒有鬧到朝廷上。

 為了柳銘淇,肅王也算是破例了。

 但他又不得不這樣做。

 昨兒晚上四個哥哥弟弟就齊聚到了他的府上。

 自己兒子和兒留在皇宮的睿王和裕王不說,禮王和怡王也到了。

 他們大家一致的看法就是銘淇和芷雨沒錯,這一次他們是張正義,也是在為柳家人的皇朝做貢獻。

 皇帝雖然只有一個人,但整個大康卻是皇室共有的。

 宗室子弟遇到這等喪心病狂的事,如果還不管,那像話嗎?

 又不是去參與朝政,指責朝廷諸公的缺點,說他們哪里哪里不行,想要自己去主政一方,這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事,有什麼做不得的?

 說這是朝廷事務,我們宗室子弟不該管?

 呸!

 過去幾十年,西邱村賣了那麼多的孩人,你們朝廷怎麼沒有管?

 遇到我家子弟們管了,這下子你們就跳出來說不對,不應該了。

 憑什麼?

 真把宗室子弟當了飼養的豬仔,只吃飯什麼都不能做嗎?

 肅王昨晚兒只是聽他們說,自己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但這不代表他心里沒有想法。

 肅王其實覺得兩個孩子做得很對,這種事就算是匹夫遇到了,也要去管,更別說這個大康的主人們了。

 不管,那才是冷,才是懦弱,才是令人失

 肅王以前覺得柳銘淇這個孩子聰明歸聰明,但又太過油了一些。

 可是這一次卻讓他頗有些刮目相看。

 斬殺二百多人,無論男,無論老,這可不是一般的心能做出來的。

 其殺伐之果斷,心智之堅韌,完全不像是十六歲的年。

 所以肅王今天上朝來,是想要為柳銘淇說幾句好話的。

 圈固然不可免,但時限短一些,俸祿錢財罰得一些,這還是應該的。

 但是!

 這才剛一開始,就聽到有人放狗屁,說要斬柳銘淇,頓時就讓肅王怒了。

 江山是我柳家的江山,太祖為了避免出現前面幾個朝代的宗室的局面,讓宗室不能參與朝政,只能做點生意賺錢,那也就罷了,大家能一輩子富貴,也不算什麼差。

 但你們也不能不把我們宗室子弟當人啊。

 普通老百姓做了這事兒,朝廷都得大肆贊賞和夸獎,憑什麼我們宗室子弟冒著生命危險殺了這些畜生,救出兩百多被拐的可憐人,就得要斬了?

 你們這些朝廷上的人,當真是不為人子!

 到這樣的刺激,肅王當然不能忍,絕對不能忍。

 今天忍了,斬了柳銘淇,不說他這個肅王就會被人嗤笑一輩子,以后宗室子弟的安全還怎麼保證?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真是欺負我們已經退出朝堂,手里沒有半點權力,覺得是你們可以任意拿柿子嗎?

 做夢!

 本王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

 注:曹此人,乃千年之前漢朝末年一權傾天下之臣,其傳說在大康朝甚廣。

 因為漢朝乃歷史上非常強大的王朝,所以無論前朝還是本朝,皆以“漢人后裔”所自居。

 ……

 繼續,不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