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三十章 死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三十章 死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噗噗噗……”

 一桶桶的紙漿倒進了碩大的木桶里面。

 池三站在了梯子上,盯著木桶之中的刻度,“再倒兩桶……好,夠了!……現在加輔料!”

 赤著上壯漢子們,趕從旁邊拿起了黑的鐵桶,就著梯子爬上去,慢慢的往里面倒。

 再高一點的地方,有兩個更強壯的漢子,正在拼命的攪著類似于船槳一樣的木板,讓兩種不同的更好的融合。

 實際上兩種都是白的,不過是有濃濁清淡之分。

 倒完了準備好的輔料,池三也走了下來,叮囑道:“繼續攪拌一炷香的時間,然后啟下一道的平鋪碾工序。千萬不要讓水出多了,就像是上次那樣,直接廢掉上百斤的材料,那是極大的浪費。”

 “是!”

 四十多歲的裕王府小管事笑嘻嘻的答應著,毫沒有因為池三的年齡而輕視他。

 任誰都知道,沒有什麼大意外的話,池三一定就是下一任的大總管,現在惹惱了他,可是得不償失。

 比起之前,現在的裕王府已經改變了太多。

 從前三百多個裕王府的仆人護衛們,例錢不多,而且還沒有什麼事做。

 清閑固然好,但對于年輕一點的人來說,卻顯得太過無聊了。

 現在不一樣了。

 王府有了皂、花香油兩個供不應求的大買賣,直接調了上百人去工坊干活兒,每個月給裕王府帶來海量的財富。

 裕王、裕王妃和世子殿下都不是吝嗇的人。

 從六月份開始,府里的例錢就增加了,原來領1兩一個月的變了二兩,三兩的變了五兩……像是小管事這樣級別的,一個月能足足拿十兩銀子!

 要知道,如果沒有做這些生意的話,三管家曾多義一年才拿一百兩銀子呢。

Advertisement

 雖然他們逢年過節都有獎賞,可想要突破一百五十兩依舊很困難。

 結果小管事直接一年例錢便達到了十兩銀子。

 但這并不是完結,而僅僅是一個開始。

 皂之后,六月底開始售賣的花香油,更是一個巨大的吸金利,每次一出來就賣,不,是搶

 那些有錢的人像是瘋了一樣,最多的甚至找了二百多人來排隊,最后被一群命婦們聯手打驅逐了的奴仆們。

 即便是現在要間隔七八天才會賣一次花香油了,但每個月裕王府賬超過三十萬兩是板上釘釘的。

 裕王妃都說了,到了過年前,一定包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紅包,小管事可是很期待這一點呢。

 他自己和老婆孩子是屬于裕王府的,可他還能拿錢買點土地孝敬父母,給兄弟姐妹們嘛。

 有了這麼大的力,不僅僅是小管事做事認真,裕王府上上下下都很認真在做事

 因此哪怕是累一些,有奔頭的大家都不覺得有多難過。

 ……

 池三走出了作間,外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十幾個仆人正在整理去水了的紙漿,把它們碾固定的形狀。

 柳銘淇也撈起了袖子親自下場,教導他們怎麼看紙漿的去水程度,怎麼來碾型,怎麼送進通風房間里去干。

 池三自然不會沒有眼力勁兒,他也趕跑上去幫忙。

 等到柳銘淇忙完了,池三才空對他道:“殿下,我們府里的人手是越來越不夠用了……您看是不是應該向王爺和王妃說一說,再買一些死契的傭人?不然接下來的造紙也不能擴大規模,巧蓮姐姐的白糖買賣也做不大呀。”

 年點點頭,“我已經跟爹娘講了,我娘不是已經派人去觀察那些難民了嗎?可這事兒急不來。”

Advertisement

 裕王府總共三百多人,以前是閑的,可現在的皂和花香油,已經占據了大量的閑散人手。

 基本上府里平日除開護衛的力量,就剩下二三十個老弱病殘在做事,其余的青壯年,無論男,全都到了工坊里面做事兒。

 之前在五座酒樓里,連店小二都是府里的人,結果現在全部調了回來,只有掌柜的才是裕王府中人。

 就這樣都顯得人手不夠。

 造紙工坊的這些漢子,也是從皂工坊調的,為此皂工坊那邊剩下的人,工作強度都增加了。

 幸好他們都悉了整個兒流程,不至于陷

 可長期這麼下去,一定承不住,從而還會影響皂的產量。

 連造紙工坊的人都是出來的,更別說后面的白糖工坊了。

 因此,都不用池三提醒,柳銘淇便提前跟父母講過。

 裕王對此沒有什麼興趣,覺得如果人手不夠,那就做一點、生產一點。

 但裕王妃可不同意。

 難得自己的寶貝兒子被神仙點化了,想出了這麼多生意法子,不趁著這個機會給子孫后代們多留一些財產,難道真的靠皇室那點俸祿能過上好日子?

 只是不死罷了!

 所以裕王妃上個月便開始積極的策劃,要招募什麼人。

 裕王妃并沒有考慮從娘家再招二三十個人來。

 擒海伯府上家生子很多,大部分都是當年打仗退下來的一群老兵們的后代,這些人不但撐起了擒海伯府上,還把擒海伯生意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好。

 但裕王妃不敢肯定,這些人來到了府上之后,會不會把自家的產業給娘家。

 出嫁的兒就是潑出的水。

 裕王妃肯定是愿意照顧娘家的,但絕對不會以犧牲自己家的利益來照顧他們。

Advertisement

 為了保持生意的,裕王妃只考慮死契的仆人。

 死契仆人就是賣契在主人手上,且賣契不可贖回,基本屬于主人私人財產的那一種。

 通常是好幾代家里的人,或者走投無路的窮人,或者是犯了過錯送進教坊司的人,才會是死契。

 到一些現代理論的誤解,最開始柳銘淇以為死契就是很殘忍的制度,主人家肆意的把奴仆凌辱甚至打死。

 實際上絕大部分都不是這樣的。

 死契對于許多主人來說,還是一種負擔。

 因為簽了死契,他們就是你的人了,你得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婚喪嫁娶,就跟爸爸一樣。

 雖然這個爸爸得肯定不如親生的那麼多,但責任卻不得不負擔。

 畢竟你想要讓這些人積極的投工作,為你干活兒,那一定也得付出,讓他們能到好。

 否則,封建制為什麼會代替奴隸制?

 奴隸制最大的缺點就是奴隸們缺乏積極干活兒的力,導致了生產力極度低下。

 生產力極度低下,就沒辦法生產出更多的糧食。

 沒有更多的糧食,奴隸主們又窮奢極,不改浪費的作風,自然而然奴隸們就吃不飽穿不暖,從而引發一次次的暴,最后葬送這些奴隸主們。

 這是一個死循環。

 所以奴隸制就此被更先進的封建制代替。

 進了封建制,哪怕是有賣為奴的人,主人們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至要把人家當一個人。

 不然不說,遇到災難時還會給主人的屁上踹一腳,讓主人掉進更深的坑。

 故而,通常鄉下的那些鄉紳地主們,都會盡量擁有死契的奴仆,為他們干活兒的都是幫傭或者耕農。——要全是他們的奴仆,遇到災荒年生怎麼辦?你能負責這麼多人的生計?不給吃的,他們說不定趁著月黑風高就把你全家給干掉了。

Advertisement

 像是皇親貴族們,如若是一代代的分封下去,沒有足夠的家財的話,還得主給家里的死契奴仆們解除契約,放他們離開,免得給自己增添負擔。

 也只有像是裕王妃娘家擒海伯這樣的、一直在做生意的家族,才會保留家生子和死契奴仆。

 裕王之前就是考慮到自己的收不多,才沒有養更多的人,實際上三百多人也不了。

 結果現在要用人了,就顯得捉襟見肘,不夠用。

 但招人又不可能是隨隨便便的,萬一找來了心懷鬼胎的人,掌控了裕王府產業的制作之后,找個機會逃跑泄給別人,那才是哭無淚。

 裕王妃也聰明。

 最近不是來了很多位于三省界的沖積平原的災民嗎?

 裕王妃悄悄派了好幾個人混在里面,開始觀察那些災民們,優先考慮老實的年輕人,最好是有老有小的。

 有老有小,他們才會拼命干活兒,才不敢泄

 否則你能跑,你的老小還能跑?

 況且如果能容納他們一家人,這也更容易得到年輕人的效忠,使得他們在心理上可以更好的融裕王府。

 裕王府也不差這點養老人小孩的錢。

 老人就不說了,小孩長大了之后,不也是了家里的新一代家生子,正好可以繼續為裕王府生意貢獻力量嗎?

 對于裕王妃的聰明舉,柳銘淇舉雙手贊

 不僅僅是因為可以增加家里的力量,增加可靠的人手,更是因為可以解決掉至幾百個家庭的溫飽。

 年不能救所有的人,但能救一個是一個。

 窮則獨善其,達則兼濟天下。

 依照現在裕王府每個月賬二三十萬兩銀子來說,怎麼也算得上“達”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