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個人世間,比你想的更殘忍【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個人世間,比你想的更殘忍【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那麼裕王世子殿下的想法呢?”仇香又追問道,“麩糠粥到底是一時應急之策,還是以后都會如此?”

 柳銘淇道,“我想大家的關注點,不應該是在于應急或者長久。而是該怎麼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一切以救濟災民,保全他們的命為主。”

 李敬寬說道:“殿下這就有點換概念了。我們訴求的,就是要盡可能的救濟災民,然后又能給他們尊嚴。天天吃麩糠粥,這不跟牲畜一樣嗎?”

 “大膽!”

 一個公爺之子立刻就呵斥道:“皇上也天天吃,你是在辱罵皇上嗎?”

 “我并不是說皇上,皇上是有選擇的,但他愿意為了民眾而吃苦,我很尊敬他。”李敬寬正的說道:“我只是說那些沒有選擇權的人,他們只能每天吃麩糠粥,這不就是牲畜的日子嗎?”

 “李探花,還請慎言。”一直沒說話的巫夜霜皺眉,“哪能用牲畜來比喻老百姓?”

 李敬寬平聲一笑,不回答他們,而是盯著柳銘淇。

 柳銘淇也不怕,“李探花,不知道你說的尊嚴,來說是什麼?”

 李敬寬毫不猶豫的說:“當然是堂堂正正的做人,男耕織,犬相聞,每天一家幾口能一日三餐、茶淡飯,日子平淡卻又充滿著溫暖。”

 “你過過這種生活嗎?”

 “我沒有,但想要讓老百姓過這樣的生活。”

 “所以你不懂啊。”柳銘淇搖搖頭,“這是你希他們過的生活,也許尋常時候可以,但并不適用現在。就現在的他們來說,能活著就是尊嚴,別的想再多都沒有用。”

 “活著就是有尊嚴了?”李敬寬啞然失笑,又有些失,“殿下你就這麼想?”

 “我也給你講個故事吧!”柳銘淇淡淡的道。

Advertisement

 聽到柳銘淇又要講故事,李敬寬眼神微微一凝。

 不過下面的人卻又來了興趣。

 “何不食糜”這個故事,生形象的諷刺了許多人。

 不知道第二個故事怎麼樣?

 “在另一個時空,那里也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方圓百里的民眾們,全都陷了家產被沖,只剩下肚子的自己一家人。

 那個朝廷也是采取了賑災措施,不過他們的糧食嚴重不夠,災民三十萬,每日哪怕制作能當鏡子用的稀粥,也最多只能保證十萬人所用。

 在這個時候,有人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們把施粥蓬安排在了災民區域的四周山上,哪怕是距離再近的災民,也需要爬兩炷香的時間,才能抵達。

 這麼一來,三個月之后,賑災徹底結束了,民眾們也沒有鬧事,賑災的員們也獲得了好名聲,朝堂的人對他們很滿意。

 李探花,你說說,這樣的故事,如果發生在大康朝,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一群人聽得莫名其妙的。

 李敬寬也是不懂。

 這麼一個故事的要點在哪里?

 裕王世子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意思?

 能被仇香邀請來到葬花樓的,無論是文人士子,還是宗室勛貴,還是朝廷大佬的家人們,都不是蠢貨,都有著對未知的探討神。

 所以他們并沒有貿貿然的去回答或者詢問,而是自己開始琢磨起來。

 片刻之后,兩個人忽然就幾乎同時驚呼出聲。

 大家隨著聲音過去,卻是仇香和巫夜霜。

 兩的臉都很凝重,甚至是帶著一微微的恐懼。

 “仇大家想出來了?”有人拍馬屁的問道。

 仇香看了看柳銘淇,又看了看巫夜霜,搖了搖頭,“如果真是我想的那樣,那就太殘忍了,這樣的員,憑什麼得到好名聲來升發財?應該全部抓進牢里才對!”

Advertisement

 巫夜霜也是俏臉冷了下來,“如此畜生,橫行世道,哪里配為父母?”

 柳銘淇點點頭,們已經領悟到了意思了。

 他本以為第三個醒悟的應該是最聰明的李敬寬,卻不想出聲來的卻是南宮丘

 “哈哈!我知道了!”南宮丘一拍掌,“淇哥兒,是不是因為糧食不夠,所以那些員出餿主意,讓的老百姓們跋山涉水的來吃粥。而不人在來的路途中就死掉了,所以粥才夠用的?”

 他這麼一提醒,不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旋即的,柳銘璟也懂了:“因為大家還有希,覺得去到山上就能有粥吃,所以他們能忍耐到最后。而哪怕是只有這麼一個奢的希,也可以阻止他們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商樸還想得深一些,他冷幽幽的道:“不止。因為人死得多,所以等到大家荒回家后,一群員又能把那些無主的土地給吞了,大家又能大賺一筆,豈不是哉?”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把整個故事的核心全部都給拆穿來了。

 前面兩個啟發了大家思維的人,此時反而是面面相窺。

 們只想到了前面的,卻沒有想到更深層次的。

 想不到更深層次的卻是更加殘酷。

 大家此時都向了柳銘淇。

 十六歲的年,怎麼能想出這麼殘忍卑劣的故事來?

 仇香苦淡定的又倒了一杯茶,讓丫鬟給他送去:“世子殿下,在你的眼中,真的就有如此卑劣的人世間嗎?”

 的聲音依舊很,可卻帶著一傷。

 柳銘淇喝著茶,聲音卻很平和,“人世間比你想象的更加殘忍,越是,就越是殘忍,從來沒有一個底線。”

 頓了頓,他又向了那邊的李敬寬:“李探花,所以你說,是用現在的方法來維持平穩安定呢?

Advertisement

 還是沒有計劃的有多用多,等到更多更大的災難來臨,才發現沒有任何的糧食來應急,最后只能走上這條山上施粥的路呢?

 要知道,前幾年西北大干旱、廣東水災、福建臺風,今年又到云夢澤水災、黃河流域蝗災。要是過后幾年也同樣如此,你說說,朝廷還能支持得下去嗎?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說朝廷諸公是不是考慮到了這個道理呢?”

 李敬寬沉默不語,他的臉很糾結。

 何西駿嘆了一口氣,站起來對柳銘淇鞠了一躬:“世子殿下的故事發人深省,是我等考慮不周,貿然反對朝廷諸公的深思慮,實乃年輕狂,殊為慚愧。”

 文人士子們都沒有開腔。

 這個殘忍的故事,讓他們深深的會到了什麼做沒有底線的喪盡天良。

 可你要說只是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

 那未免太小看這些英們了。

 他們都明白,如果世道不好的話,這樣的事太容易發生了。

 甚至于還有比柳銘淇說的更加殘忍的事,都會在世出現。

 看著大家的緒都有些低落,仇香眸兒一轉,盈盈說道:“世子殿下,我們現在知道了麩糠粥的迫不得已。但是小子還想問一問,面對接踵而來的災難,我們是不是沒有辦法擺這樣的困局呢?”

 “怎麼可能沒有?”柳銘淇想也不想的道。

 “敢請世子殿下細說一番。”仇香抬手道。

 “最簡單暴的,就是全面放開鹽務,取消窩本制,實行票鹽制。誰出錢就賣鹽票給誰,讓他們去提貨賣鹽。”柳銘淇道:“他們互相有競爭,不但可以切除那些大鹽商們把控天下鹽價的弊端,賣給更多有需要的人,還至能每年增加一倍的收。一年多這麼二千四百萬兩銀子的收,有什麼事解決不了?”

Advertisement

 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

 全都傻了眼。

 南宮丘這樣的紈绔都忍不住喃喃道:“淇哥兒,你這是絕戶計啊!這要是弄了,揚州就垮了,那些鹽商非得恨死了你不可!”

 他本想說“鹽商一定會派人殺了你”,可這話太犯忌諱,他沒好意思說。

 仇香卻是眼睛亮了,當即又沖了第三杯茶,送給了柳銘淇:“世子殿下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如果朝廷每年真的能多二千四百萬兩白銀,可是能解決大問題的。”

 就拿這次的災害來講,二千四百萬兩白銀,足夠解決八以上的問題,剩下的朝廷只用小敲小打,便可以將所有災難都擺平,不會傷及到本。

 都說了大康朝民風開放,像是鹽政每年的收問題,早已經被人討論了千百次了。

 所以大家并沒有因為知道鹽政收而驚訝。

 他們驚訝的是柳銘淇的毒計。

 但不可否認的是,柳銘淇說的如果真的做了,那真的是民眾們和朝廷都皆大歡喜的事

 一旁的商樸苦笑著搖頭:“殿下的策略果然是直指核心,可是想要做,恐怕不容易。”

 “不用客套了。”南宮丘聳聳肩,“淇哥兒這法子本不可能實現。”

 原因南宮丘沒有說。

 可所有人都明白。

 朝廷一年只是收二千四百萬兩銀子,但鹽商們付出的絕對不只二千四百萬兩銀子,他們私底下還付出了無數的金錢,供給州府吏們、朝廷諸公們。

 千百年來,他們都編織了一張大網,牽涉到了百上千的大大小小吏,除非是改朝換代,不然本牢不可破。

 憑借柳銘淇一句話就迎來劇變?

 這怎麼可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