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鳳花錦 第307章 秦淮河濁水藏輕舟

《鳳花錦》 第307章 秦淮河濁水藏輕舟

第307章秦淮河濁水藏輕舟

大年初二,街上多了一些回孃家拜年的人,可時斷時續的鞭炮聲中,總有一些詭異,讓人覺得不安。

王棟的狗就變得非常怪,一直焦躁的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哪怕是王棟走過去,它都要鼓著眼睛狂吠一陣。

過兩天纔是立春,除夕前還下了雪,現在隻覺得更冷,王棟出門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不貓跑到了街上。

真是奇怪,貓這種燒掉都要抱火盆的,怎麼也不怕冷到跑?

他今天晚上恐怕是要住在宮裡了,棉袍裡邊特意多穿了一件。走到宮門外,剛好遇到幾位接了侍通知,到宮裡等待朝見太子的員。

“王大人,新年好啊!您也是得了傳令過來的?還以為太子殿下不來了呢,想不到是路上耽擱了。”

王棟含糊的打著哈哈,暗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來的不是太子,而是皇上!

四品以上員不,大家還發現,連一些久不見麵的老臣也出現在大殿上。還是年節,見了麵互相問好,其樂也融融。

等了半天也不見皇太子出來,侍們搬著杌凳魚貫而,秦公公笑著說:

“大家稍安勿躁,太子恤各位,特賜各位坐等。”

張延遲疑了一下問道:“太子不是才過了東昌府嗎?怎麼會那麼快到應天?不會是傳錯了話吧?”

“張大人放心,不會有錯。一會還會上茶,不會怠慢各位大人。”

秦公公說完便退了下去,留下一頭霧水的大臣們麵麵相覷。當中的明白人做著和事佬,才三五群的坐下來。

漢王今日也收到了快信,說東昌府王府,除夕晚上炮竹引起失火,太子和呼延大人趁逃走了。

“一群蠢貨!關在地牢裡的人也給他跑了!”

Advertisement

漢王將信撕四半扔進火盆裡燒了,對他的護衛道:“我們今日便回樂安,走陸路。”

朱瞻基還活著,他不能冒險出現在明天的還朝儀式上。

他把劉永棠來,讓他給朱文至帶話,自己到北直隸配合他。

朱文至此時已經出城去了孝陵。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漢王不在不要,他已經幫自己控製了皇城。四品以上的大臣也悉數鎖在皇城中。

隻等天亮他帶兵從孝陵出發。

張樾醒來的時候,覺自己的床在輕輕晃。不,不是自己的床,因為他已經看見了紅的紗帳,和床邊的蘭溪姑娘。

“是你?”

張樾撐起半邊子,隻覺得右耳痛得厲害。

“冇想到他們用的不是迷藥,是蛇毒。”

蘭溪臉上晴不定,不知道為什麼聽說他們在易府圍堵張樾,自己會鬼使神差到易府外麵等著,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救他。

就像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一樣。

“蛇毒?”張樾手想自己疼痛的耳垂,被蘭溪握住了手腕:

“彆,之前,有些傷,不過,你的耳朵總算保住了,不必割掉耳朵保命。”

“割掉耳朵?那豈不是帽子上的掛繩冇法掛了?”

張樾臉上有了笑容,他看著蘭溪說:“你救了我,就不怕朱文至殺了你?”

蘭溪歎了口氣說:“原來你真的知道小殿下。杜姐姐說你是來套我的話,我還不相信。”

“他不過是個跳梁小醜,跟著他,又能有幾天氣數?朝廷有百萬大軍,遲早要過來將他剿滅。你們已經藏在秦淮河上二十年,到時候,你們又能藏到哪裡?”

張樾坐到床邊,蘭溪見他要低頭拿靴子,便蹲下來,幫他將靴子穿上。

“你的父母?……”

蘭溪搖搖頭說:“父親是逃走的路上染了瘧疾,母親帶著我冇法生存,隻能跟著去了穹窿山。”

Advertisement

“那呼延錦也是穹窿山的一員,對嗎?”

張樾有些冇來由的心痛。

“他……他一向與我們不同,他不認為這樣的複仇是對的,他說,苦的隻會是百姓。”

“我不信,朱文至會縱容他。”

“也許,現在還要靠他父親,將來就……”蘭溪苦笑道:“我們這樣的人,能談什麼將來?不管哪個做了皇帝,隻要能讓我們有條活路,就夠了。”

“你都告訴了我,不怕我殺了你?”

“你殺了我,也改變不了什麼......小殿下已經帶大軍進城了。”

蘭溪的臉上浮起一層笑意,將小窗的簾子掀開,看著張樾道:

“我不願意看你死,不管是中毒亡,還是闖到皇宮裡送死,所以,給你解毒後,餵你吃了迷藥,你已經在秦淮河上昏睡兩天了。”

張樾向外去,才知道為什麼床晃得厲害,這是一條小船,停在度春山那些畫舫的對岸。

他歎了口氣,坐回到床上,鎖著眉說到:“好吧,你給我說說,朱文至現在怎麼樣了?難道應天府的城牆,冇能抵過他的攻擊?”

“你知道那天晚上,是誰在易府佈陣抓你?”

“誰?”

“京軍指揮使同知王棟。”

“你是說,王棟也是朱文至的人?那京軍……”

“所以是開了城門,將小殿下迎進皇宮的。皇宮裡早已聚集了文武百,他們都跪下迎接新皇回朝……”

張樾昏睡著,蘭溪跟著杜姑娘到了宮外,親眼看見穿著龍袍的朱文至,走進了宮門。

當時場麵非常詭異,因為應天府發生了地,全城房屋晃,陳舊的房屋時有倒塌,冇過多久,又震了一次,不過冇那麼劇烈。

而朱文至大軍來的時候,地完全平息了。

有人在百姓中散佈,說先帝得位不正,新帝剛剛改了年號,老天就降了懲罰。

Advertisement

現在來的是建文帝的兒子,這是要撥反正了。

“地?”

張樾想起前兩天,也有一次輕微晃,不過隻是一瞬,被大家忽略過去了。

“其實從前年上穹窿山認親開始,他就開始策劃還朝,本來是南北同時進行,後來,順天府屢屢挫,才退迴應天府。”

由於地,秦淮河的水也變得渾濁,在隨波盪漾的船上,蘭溪把他們聯合各方,最終將新皇送金鑾殿的事,說了個大概。

“今天所有的城門都關了,你也出不去。現在,我們都是一樣的,總是那麼不由己。”

張樾搖搖頭說:

“不,你說錯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活得那麼自私。我們不做點什麼,等待我們的就是戰火。應天府隻是一座孤城,朱文至手裡這三萬兵馬,他守不住。”

“可現在大家都相信,是天在助他。”

張樾沉默了。

也許,他應該去找到,這個說法的始作俑者:

花有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