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 左右爲難
很快,一個驛卒在太監的帶領下,走了進來,一番禮儀後,就把封在竹筒的捷報獻上。
在李二的示意下,當值太監仔細檢查過火漆印記無誤後,這才拆出奏摺,恭恭敬敬把它獻給李二。
“好,好”李二一看奏摺,忍不住連了兩聲好。
魏黑子在下面好奇地問道:“皇上,何喜之有?何不與衆臣分,讓臣等也可以高興一下。”
“若是微臣猜得不錯,應是吐蕃的邏些城已被我大唐雄師所征服,對吧,皇上。”長孫無忌在一旁笑呵呵地說。
約在半個月前,就是已經收到包圍邏些城的奏摺,不過後來事一波三折,先是吐蕃險地以大唐百姓爲人牆,衝散大唐的軍隊,一潰六十里,然後又是談判又是換俘,特別是用火銃和火藥這兩種絕武換回普通的大唐百姓,此事在朝廷上引起了重大的爭議。
有人說要以人爲本,有人說以國爲重,不大臣還對有權宜行事權力的劉遠頗多指責,差點沒說彈劾他通敵了,好在崔氏一族力保,再加上李二抱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念,站在劉遠一邊,直至劉遠設計巧奪邏些城,衆人這才把讚揚之聲放在劉遠的上。
這招太妙了,不減了唐軍的傷亡、救回了大唐難的百姓、當場把吐蕃僅存的左茹大將瓊波.邦大將還有幾千吐蕃絕對主力殲滅,可以說有有義、有勇有謀,就是想不讚也不行,現在有大捷傳來,十有八九是拿下邏些城了。
“國舅果然的算無”李二笑容滿面,朗聲地說:“候將軍聯同幾位大將軍,徹底控制了邏些城,吐蕃贊普及其親信,在皇宮聞仙樓放火自焚。業己化作一團骨灰,吐蕃己亡,哈哈哈........”
說到後面,李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這樣一來,吐蕃這個如梗在、不吐不快的心腹大患己經消除,不僅如此,攻下了大片的土地。大唐的版圖可以得到一次極大的擴展,開疆拓土,這可是萬世傳誦之輝偉業,除此之外,大唐售出的國債和土地券也有著落了。
最重要一點,拿下了吐蕃。大唐也清除了那塊最大的絆腳石,踏出了對外擴張的第一步,也是最堅實的一步。
“恭喜皇上,吐蕃一滅,我大唐可以安枕無憂矣。”長孫無忌反應很快,馬上對李二表示祝賀。
蕭禹也高興地說:“吐蕃屢次犯邊,擄人掠。案累累,視如大唐如後花園,視大唐的百姓如牛羊,可謂人神共憤,此次消滅吐蕃,不僅揚我大唐軍威,也挽回我大唐的面,還順應天命。壯哉。”
“對,此行開疆拓土,把吐蕃納我大唐版圖,這可是千秋不朽之功業。”
“皇上,此舉可比堯舜禹湯”
“賀喜皇上”
“皇上,吐蕃飛揚跋扈,百姓恨吐蕃久之。大唐征伐吐蕃,百姓們一直在翹首以盼,現在終於等到個這個好消息,應張皇榜。好普天同慶。”
戰爭獲勝,這可是舉國歡慶的大喜事,得知消息後,一衆大臣興高采烈,開始在朝上高歌頌德了起來。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之際,剛纔跑來通報的太監又高高興興地跑了進來,跑在地上,一臉興地說:“啓稟皇上,吐蕃有加急捷報傳來,就在殿外守候。”
什麼?又有捷報,還是加急捷報?
邏些城已攻下,吐蕃贊普及其親信放火自焚,這已經是最好的捷報了,現在還有什麼樣消息,值得加急傳遞的?
“快傳!”心大好的李二馬上下令。
說明是捷報,自然是好消息,正所謂好飯不怕晚,好消息不怕多,李二的心越來越好。
很快,又一份捷報傳上,當值太監想獻給李二時,李二擺擺手說:“直接讀吧,免得朕又要再說一次。”
“是,老奴遵命。”
很快,兩儀殿就響起太監那鴨嗓子一般的聲音:“皇上,這是揚威將軍劉遠獻上的捷報”,說完,就開始朗聲讀了起來:“臣自吐蕃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在候大將軍攻城之際,無意中得到一個不是很肯定的傳聞,吐蕃人在修築皇宮時,暗中布有道,再加上揚威軍並不適宜參加攻城任務,就率部在邏些外圍戒備,以防有之魚,託皇上的洪福,撞見松贊干布攜其家著及親信從道出來,微臣在他逃跑前一舉將其包圍,一網打盡,現押送其回長安,當皇上看到此奏摺,微臣已在半途之中。”
太監讀完,又在後面補上:“臣,揚威將軍劉遠敬上。”
“譁”.......
這奏摺一讀完,全堂譁然,揚威軍,揚威軍,還是揚威軍。
這揚威軍只有區區一千多人,還有一部分還是預備隊的,可是一路極爲出彩,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前面奏報說了,是揚威軍劉遠設計巧破邏地城,幾十萬大軍攻城,在邏些城與吐蕃進行最後的決戰,沒想到最後,吐蕃一干頭目,被揚威軍一網打盡,幾百人是從幾十萬大軍中搶得頭功。
這是運氣,還是實力?簡直可比天兵神將了。
衆人回憶了一下,先後死在揚威軍手下的吐蕃將領有於論、贊波、瓊波.邦,被收服的有阿波.,最後是被俘虜的論欽棱,吐蕃的名將差不多被劉遠清空了,悉多是被劉遠招募的阿波.殺死,大將軍尚襄也是劉遠造謠之下,被貴族毒死,間接都是死在劉遠手下,這樣一來,劉遠和他的揚威軍,可以說把吐蕃有名的將領都弄了,也就是這樣,大唐在推進時,極爲順利。
哦,對了,吐蕃那個最可怕祿東贊,也是死在劉遠之手。
不客氣地說,吐蕃可以說是倒在劉遠之手.
簡直就吐蕃的災星。
由於年齡原因,沒隨軍出征的尉遲敬德哈哈大笑道:“候君集和混世魔王他們幾個和劉遠那小子在一起,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救人、破城之功被分走了大半,辛辛苦苦攻下城,最後時候正主明修伐道,暗渡陳倉逃走,又讓劉遠那小子撿了一個大便宜,還真是替人做嫁妝的命,哈哈哈”
年齡是人的最大敵人,尉遲敬德打敗了很多敵人,可是他怎麼也不是時間的對手,年過半百的他,已不再是戰場上的主角,這次出征吐蕃,比自己還老的秦瓊也獲準前行,李二卻以他有恙爲由,不讓他去涉險,爲此他心中不知多妒忌出征的那幾個人,現在看到一個個都讓劉遠搶盡了風頭,心裡有些幸災樂禍。
“崔尚書,你的眼果然獨到,此次作戰,令婿再次大放異彩,佩服佩服。”
“哪裡,這應是崔尚書教導有方,劉將軍一開始是生於微末,後來被的崔尚書教導後才提糊灌頂,方有這份作爲,依我說,崔尚書居功至偉。”
“正是,正是,婿就是半個子,這訓婿有法,教子有方。”
劉遠表現出彩,就是他的岳父大人也臉上有,這不,崔敬笑逐開,好像自己立功一樣,而相好的同僚,也一起奉承著他,以至崔敬高興得見牙不見眼。
“哪裡,哪裡,你們這是捧殺他了,不過稍稍有點運氣,撿了個便宜罷了,呵呵,呵呵。”崔敬自然謙虛道。
一連來了兩捷報,特別劉遠送上來的這個,聽了都提神、提氣,原來態度據傲、不可一世的松贊干布,已爲大唐的階下之囚,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把吐蕃這個刺頭拿掉後,大唐將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俯視著四鄰周國,也不會有人再敢輕易再挑戰大唐的地位和權威。
有了兩個利好的消息,這次朝會就在一個輕鬆愉快氣氛中結束。
李二回到立政殿後,沒了在朝堂上的笑容,反而揹著手走來走去,樣子看起來很是焦躁。
“有什麼煩心之事,竟讓皇上這般爲難?是朝中出了什麼事嗎?”長孫皇后不用問,也知道李二心中有事,因爲每次有難以拿定主意的事,就會來回走。
這是李二的一個習慣。
“那倒不是,候君集徹底攻陷了邏些城,吐蕃反抗的力量十去其八,其餘的不足爲患,吐蕃贊普假裝自焚,由道逃走,讓揚威軍抓個正著,家眷親信,無一網,可以說喜事連連。”李二說話的時候,臉上不由出現驕傲之。
長孫皇后目轉了轉,揮手示意宮和太監退下,等宮殿中只有夫妻二人後,這才聲地說:“若然臣妾猜的不錯,皇上是爲劉遠之事煩心吧?”
眼不見,心不煩,劉遠在前線征戰,李二忙於政務,可以說暫時忘,倒也相安沒事,可是一提到劉遠,李二就想起兒長樂公主李麗質之事,再加上劉遠也在回長安的途中,快則七八天,慢則半個月肯定回到,李二開始爲怎麼理劉遠而犯愁。
嚴懲吧,是個人才,不捨得、若是不嚴懲,那欺負自己寶貝兒的事,豈能就這樣算了?有婦之夫不僅向一個未出閣的公主手,最不能原諒的,丫的是吃白食,抹抹就跑,這是爲父者絕對不能接的。
PS:謝書友的票票和打賞,炮兵不擅於表達,但一直都記在心裡。
一朝穿越,睜開眼睛就是四處搜刮、窮兇極惡、歇斯底里的抄家現場。 爹是貪官、娘是極品、哥是紈绔……面對著明晃晃刀鋒,穿成小豆丁的薛明珠默默的從荷包里摳出一粒金瓜子,緊緊藏在手中…… 排雷: 1.女主穿成六歲小豆丁,有某些被身體同化的行為。成年之前,不談戀愛,周知。 2.可以留下對文文的喜歡或者不喜歡,但請不要人身攻擊作者。 一句話簡介: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快穿之大佬又瘋了》修鍊狂魔南鳶拐了一隻神獸,助她穿梭於三千世界,收集信仰之力。向來只殺人不救人的南鳶,從此洗心革面,做起了好人。可惜,好人難當。當成兒子來養的小怪胎搖身一變成了魔域大佬,發瘋地想圈養她?恐女自閉癥晚期的便宜夫君突然不恐女不自閉了,發瘋地纏著她生娃娃?就連隨手撿個死物,都能變成果體美男躺床上,陰測測地求負責?後來南鳶啥都不想養了,一心只跟男主battle。結果,男主他、他也瘋了。……南鳶面無表情:「大佬,你身上的氣息熟悉得讓人討厭。」大佬波瀾不驚:「我的世界給你。你,給我。」
宋清藍一睜眼,竟然穿成了正在生孩子的產婦。窮困潦倒,水盡糧絕,祖母重病臥床。還有四個弟弟和雙胞胎嬰兒要養。宋清藍擼起袖子開始賣煎餅果子,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大弟弟成了知名的皇商,二弟弟封了鎮遠大將軍,三弟弟考了狀元做高官,四弟弟瀟灑仗義過一生。就在宋清藍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松口氣當條咸魚了的時候,她那戰死沙場的丈夫卻回來了。還望著她深情款款的道:“娘子,再多給為夫生幾個孩子吧。”
她是禍國妖后,他是冷酷邪帝。后宮危險重重,步步陷阱。她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誰敢影響她的古代逍遙游,她就送她地府定居的通行證。“皇后……”奸邪皇帝一把將她拉進紅綃帳。第二天,宋星辰怒了,“夜亦痕,老娘遲早滅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