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萬歲爺總能聽見我的心聲(清穿) 第173章 第一百七十三聲

《萬歲爺總能聽見我的心聲(清穿)》 第173章 第一百七十三聲

 產房的對話, 明間的人聽得一清二楚。

 惠妃的臉眼可見一下變了。

 就連接生嬤嬤把格格抱過來,惠妃也是看都不看一眼。

 接生嬤嬤尷尬地束手無策。

 阮煙到底不忍心,無論如何,孩子生都生下來了, 就算惠妃覺得丟人, 那也是的結局, “這個小格格倒是個標志的小姑娘,想來將來定然和大福晉一樣是個人兒。”

 小鈕鈷祿氏等人紛紛湊趣。

 “可不是,瞧這雙眼睛多大多靈活。”小鈕鈷祿氏說道。

 宜妃也道:“這哭聲大,可見好, 以后是個省心孩子。”

 眾人的話,并沒有讓惠妃的臉好看一些。

 惠妃板著張臉, 直接道:“既然大福晉已經生了, 那就讓人好好照看大福晉坐月子,娘娘們都是大忙人,就不好意思讓你們在這里久留了。”

 這顯然是下逐客令了。

 阮煙等人也沒打算在今日和惠妃對著干, 識趣走了。

 惠妃見眾人走了,也直接走了, 什麼吩咐代都沒有, 更不用說, 讓人去給大福晉做些吃食。

 產房里。

 大福晉臉灰白。

 花葉、朝云等人都不知所措。

 們再能耐,這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安大福晉。

 大福晉卻遠比們想象的更加堅強,即便惠妃當著眾人的面, 不給一點兒面子, 大福晉卻仍很快撐了過來。

 道:“把小格格抱進來, 讓嬤嬤喂, 另外, 給我準備些膳食。”

 大福晉的冷靜,讓花葉等人也很快反應了過來。

 阿哥所很快恢復了往日的井井有條。

 反而是永壽宮迎來了一場風暴。

 怒極了的惠妃回到永壽宮,越想剛剛阮煙等人的話,就越覺得阮煙們是在諷刺自己。

Advertisement

 宮戰戰兢兢端上一碗茶,卻被惠妃一拂袖摔在地上砸碎了,滿地都是瓷碗碎片。

 滾燙的熱水落在宮的手腕上,那宮卻不敢痛,反而連忙跪在地上,“娘娘息怒,是奴婢笨手笨腳!”

 “你們這些不中用的東西!”

 惠妃氣得發抖,罵的那個宮頭也不敢抬,眼淚也不敢掉。

 至于惠妃娘娘到底罵誰不中用,宮太監們心里也有數。

 “是個格格,倒是件好事。”

 蘇麻喇姑回來后和太皇太后匯報,太皇太后眉眼微垂,語氣平常:“回頭你替哀家賞大福晉些東西,免得那孩子委屈。”

 “是,奴婢也是這麼想的,小格格多討人喜歡啊,不像是阿哥一個個皮得很。”

 蘇麻喇姑滿臉笑容地附和,仿佛太皇太后是真的喜歡格格,而不是因為倘若大福晉這胎是個嫡長子,大阿哥惠妃一派要鬧騰不休。

 太皇太后的賞賜,黃昏時就送到了阿哥所。

 而其他妃嬪也都陸續送了賀禮。

 唯有永壽宮一點兒靜也沒有,大福晉聽著花葉念著各宮送禮的禮單,面如常,抱著小格格,手輕輕地拍著小格格的后背,突然出聲道:“明日想必得寫信去蒙古了,花葉,等會兒你去啟祥宮,托鈕鈷祿貴妃將我的信送給大阿哥。”

 惠妃,大福晉可以不在意。

 但是大阿哥,大福晉卻不能不上心。

 大阿哥也很希這一胎是個阿哥,現在是個格格,惠妃寫給阿哥的信里不知道怎麼說呢,怎麼也得把大阿哥的心拉攏住才行。

 “是。”

 花葉答應一聲。

 宮里的信,數日后抵達了蒙古。

 大阿哥算著日子,估著伊爾覺羅氏也就是最近這陣子發,天天就盼著宮里來信,來消息。

Advertisement

 信一到,大阿哥就迫不及待拆開。

 幾個弟弟頓時圍了過來,八卦兼好奇。

 “大哥,大嫂這是給您寫了書嗎?”胤祉賤兮兮地笑著問道。

 “去你的,老三,早晚有一天我要撕了你這張。”

 胤褆笑罵道。

 胤祉笑嘻嘻躲到胤禛后去了。

 胤褆把信紙打開,他原本臉上帶著笑,可等看見信上面的容時,臉上笑容卻漸漸消失了。

 說笑的阿哥們察覺到氣氛不對,都安靜了下來。

 胤禩小心翼翼問道:“大哥,可是宮里有什麼消息?”

 瞧大哥的臉這麼難看,莫非是惠妃娘娘還是大福晉出什麼事了?

 大阿哥勉強出一個笑容,道:“你們嫂子前陣子生了個小格格,等回宮,我請你們喝酒。”

 “那可得恭喜大哥,回頭我們也準備些禮送給小侄。”

 胤禛愣了下后,忙打圓場說道。

 其他阿哥紛紛反應過來,都有說有笑地把話題岔開。

 大阿哥當著人,還強撐著,等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時,臉上的笑容卻是沒了。

 他看著信,信是大福晉寫的,說自己心里有愧,沒有給大阿哥生下個小阿哥,又說小格格眉眼像大阿哥,一見到小格格就想起大阿哥來。

 大阿哥看著信,心里頭十分復雜。

 一方面,他又希這不過是大福晉給他開的玩笑,一方面他又心里憋著一火,無發泄,嫡長子的重要,惠妃知道,大阿哥又何嘗不知道?

 太子若非是嫡子,哪里能為太子?

 而他,明明是長子,卻只能屈居太子之下,甚至見到太子這個弟弟,還要請安行禮問候。

 大阿哥盼這個兒子,可盼來盼去卻落了空。

 大阿哥越想越憋屈,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桌子。

Advertisement

 杯碗盤碟通通落在地上,摔碎。

 康熙對大福晉生了阿哥還是格格并不在意,只是讓人送了份禮給大福晉就沒再管這件事,這回他往紫城送的禮還預備了頒金節時孝敬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節禮。

 禮送到紫城,正好是頒金節前一天。

 康熙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準備的節禮是草原上的綠松石首飾,綠松石被稱為天國寶石,是圣,品相好的綠松石價值千金。

 兩對手串漂亮致,太皇太后不釋手,甚至還親自換下手上常年戴著的佛珠,替換上了綠松石手串。

 “這手串果然適合太皇太后,您這一戴簡直這手串如添異彩。”

 蘇麻喇姑笑瞇瞇說道。

 “行了,你這張啊,怕是能把死人說活了。”太皇太后笑罵道,低下頭,剛想把手串摘下來,卻突然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不由自主地朝前倒去,這一剎那發生的飛快,以至于蘇麻喇姑連想都來不及想,連忙上去攙扶住太皇太后,才沒讓太皇太后整個人栽倒在地上。

 旁邊的宮們都嚇住了。

 還是皇太后出聲喝道:“快去請太醫。”

 這才有人反應了過來,趕跑去太醫院請人。

 太皇太后這一暈倒,直接暈了足足三個時辰。

 阮煙等人全都被驚了。

 妃位以上的妃嬪全都趕到慈寧宮來,就怕太皇太后有什麼萬一。

 可三個時辰過去,十幾個太醫七八舌討論,愣是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而太皇太后還人事不知。

 阮煙脾氣再好也急了,一拍桌子,屋子里瞬間安靜下來。

 阮煙對太醫們沉聲問道:“太皇太后到底是得了什麼病?你們諸位太醫都是國手,難不到現在都診不出來!”

Advertisement

 不是阮煙故意要耍威風,是阮煙實在太過了解太醫們這些人的脾氣了。

 這些太醫平日里開太平方子開的順溜,上大病,主子們真出事了,一個個開方子那跟牙膏似的,非得仔細琢磨,再三小心才敢開,這回還是太皇太后病了,他們自然更加謹慎,生怕太皇太后有什麼閃失,他們一家老小都得跟著陪葬。

 阮煙的話一重,太醫們就不好再拖延了。

 幾個太醫互相對視一眼,一個留著長須的太醫弓著腰,拱手道:“回貴妃娘娘,太皇太后,沒病。”

 “胡說!”皇貴妃喝道:“沒病太皇太后怎麼會昏迷這麼久?!你們莫不是學,看不出來吧?”

 這話就說的太過誅心。

 太醫們要是再不直說,那就更麻煩了。

 那長須太醫無奈道:“回稟皇貴妃,太皇太后是,是年紀大了。這回暈倒若是能醒來,興許還好,若是醒不來……”

 他越說越含糊,越說越沒有底氣。

 可在慈寧宮的妃嬪誰聽不出他的意思,這意思是,今兒個太皇太后興許就要沒了。

 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

 誰都知道太皇太后在萬歲爺心里有多麼重要,這要是萬歲爺不在宮里,太皇太后駕崩,們這些妃嬪難保不被遷怒!

 “不管你用什麼藥,一定要讓太皇太后醒來!”

 皇貴妃果斷說道,“太皇太后長命千歲,怎會這麼沒有福氣!”

 太醫們面面相覷一眼,都有些頭疼為難。

 這要讓太皇太后蘇醒,是有辦法,下重藥,用金針刺,可這些無不都是不得已才用的手段。

 倘若太皇太后本來還能活幾個月,下重藥后撐不住,他們不得跟著人頭落地?!

 就在太醫們為難的時候,室里傳來蘇麻喇姑的驚呼聲:“太皇太后,您醒了!”

 所有妃嬪都猛地站起來,朝室走去。

 太醫們倒是被到外面來了。

 蘇麻喇姑攙扶著太皇太后坐起來。

 太皇太后睜著眼,神茫然,“蘇麻喇姑,屋子里怎麼不點燈?”

 的這句話,讓蘇麻喇姑和阮煙等人神都變了。

 現在是下午,屋明亮,何必點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