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40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40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

 太皇太后的日益衰弱, 胤礽也覺到了。

 他更知道,明年年底,太皇太后就會病逝。

 所以, 無論再忙, 他都每日去陪太皇太后玩。

 胤礽出使海外時, 從海外帶回許多樂和樂手。他說單純講故事太無趣, 就把海外的話劇和音樂劇故事翻譯漢語之后, 唱給太皇太后聽。

 太皇太后自從喜歡上戲曲之后,不再排斥漢語的娛樂。胤礽給演出的外國音樂劇, 聽得津津有味。

 莎士比亞的劇本都很經典, 即使搬到大清宮廷,也能讓人贊嘆不已。

 說起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去世之后之所以沒有大量手稿留存, 是因為他的手稿都歸公司所有。就像是現在的影視公司不會保留編劇的手稿一樣, 他的公司也沒有特意保存他的手稿。

 待他所待的公司破產或者易主之后, 檔案室的那些手稿自然都沒了。

 胤礽到英國的時候, 雇傭莎士比亞的公司還保留著莎士比亞的手稿檔案。梁九功只付出了一匹綢緞,就得到了包括莎士比亞在的、那家公司所有戲劇家的留存手稿。

 對公司而言, 這些手稿就只是占地方,到了保留年限還要付一筆銷毀費, 廢利用何樂不為?

 胤礽笑得合不攏

 他第二世的時候,網上有偉大的公知評判中國的博館,說中國的博館基本只有中國的文, 而西方的大博館有世界各地的文。這說明我們博館不行, 故步自封, 沒有世界氣度。

 這麼蠢的話, 居然能讓許多傻子奉為真理。

 現在, 胤礽要說“啊對對對對,孤一定會把大清皇家博館打造有世界氣度的博館”。

 除了給太皇太后講國外的故事之外,胤礽自然也不會忘記把弟弟們的努力和長告訴太皇太后。

Advertisement

 胤祉這個“大清皇家科學院籌辦后勤部長”已經越來越練,將外來人才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胤禛雖然年紀小,被胤礽拎著耳朵訓斥了一頓之后,做得居然也不差。

 和后世流傳的不一樣,胤禛是個正統文科生,對數字計算什麼的真的不在行。

 對數字敏、能擔任稅收和審計的高手是胤祥,現在還在他娘肚子里。胤礽回宮后聽到庶妃章佳氏肚子里揣著孩子,立刻十分激地建議康熙給生育過和正懷孕的妃嬪們單獨賞賜,悄悄照顧章佳氏。

 他垂涎十三弟的才華很久了。他家十三弟的才華,可是經過蓋棺論定的考驗,是青史留名的賢能之人啊。

 胤禛雖然對數字不敏,但胤禛對人心把控很強,對貪污吏天生厭惡,對人事關系有一種天然的直覺,很擅長剝繭和快刀斬麻。

 現在別看胤禛還小,他板著小臉,左手康熙的令牌,右手胤礽的令牌,把負責大清皇家科學院建立的上下部門都敲打了一遍,療效甚好。

 大清皇家科學院被一些儒士認為是奇思巧,挖儒

 比如天文學。

 儒講究天人應,你都把天運行的道理給算出來了,我們天人應個線啊?

 這群人就算不能阻擋科學院建立的大勢,也會在小事上折騰一下,惡心康熙和胤礽。

 胤禛可不管這些人世故,他一手一個令牌,嚴格按照律令做事,該坐牢坐牢,該去職去職;如果被他發現還有貪污,他甚至能做出把對方的家拖出來拍賣的狠事。

 雖然這些事另一個時空的雍正都做過,但胤礽沒想到,自家萌萌噠的混世魔王小胤禛,在這麼小的時候居然也能做出這種事。

Advertisement

 小胤禛現在腦海里一筋,他就是按照律令辦事,背后什麼關系他不管,讓康熙心去。

 他一個小阿哥也不怕丟臉,甚至能和一個小吏死磕,親自指揮人抄小吏的家。

 別說,京中這些小吏的家產,說不定可能比一些大臣還厚。

 在大清這個小吏敢敲詐親王的魔幻時代,小吏比大臣富裕的事還常見。

 因小胤禛的突襲,掀開了朝堂一直藏著的小吏利益鏈,讓康熙得知了朝中大臣居然還能被小吏甚至家仆敲詐勒索的神奇事跡。

 康熙無語極了。這種事,怎麼他沒聽到過?

 細查之后,康熙發現,他一直不知道,有兩個原因。

 第一,小吏和家仆敲詐已經是“潛規則”,大家已經習以為常;

 第二,大臣和宗室們認為這很丟臉,花些銀子就能解決的事,不需要斤斤計較。

 康熙沉思了許久,然后大手一揮,把京中殺了個人頭滾滾,流如河。

 康熙在舉辦大學的時候,也在胤礽打著“控制思想,把基層教育從漢家士族中奪過來”的建議下,在京中實行國辦小學教育,教導算等基礎知識。

 當小吏,小學畢業就夠了。

 所以,即使把京中小吏都殺一邊,他也不會缺人。

 現在大清的規章制度還沒崩壞,只需要一個老吏,就可以帶出一群新人。康熙能被大臣挾制,還能怕一個小吏?

 胤礽嘆氣。他第一世雍正的“暴君”名聲,說不準會按在汗阿瑪頭上。

 這一次,可真是殺了不人。

 而引起此次腥事件的胤禛,一戰名,被人暗地里咬牙切齒稱為“抄家阿哥”。

 胤禛才七歲半啊!

 什麼天賦異稟,這就是天賦異稟!

 胤礽想,他家四弟弟大概從現在開始,就已經被反太子黨排斥在支持名單外了。

Advertisement

 銳意進取的康熙皇帝他們已經支撐不住,完的太子他們恨之骨,莽撞頭鐵的直親王他們避之不及,再來一個抄家四阿哥……

 要不,看看八面玲瓏三阿哥?

 三阿哥和和氣氣,好像很好相的模樣。

 胤礽得知了三弟的新綽號,嗯,“八面玲瓏賢阿哥”,哈,可以,非常可以,希反太子黨早日進化三阿哥黨,加油!我看好你們!

 太皇太后知道小胤禛做的事之后,不知道是該嘆氣還是該笑。

 最后,太皇太后拍案道:“都是皇上的錯!四阿哥才多點大?他懂什麼?這麼小的孩子,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他只知道對錯,哪知道背后那麼多彎彎道道,活該皇上焦頭爛額!”

 胤礽笑破了肚子。

 “借住”東煌宮的康熙氣樂了:“這不是你讓他去管得罪人的事?讓三阿哥去管拉攏人心的事,讓四阿哥去管得罪人的事,你這當哥哥的心太偏了。”

 胤礽搖頭晃腦道:“汗阿瑪,您可誤會我了。你可知小四在民間名聲好極了?”

 康熙不信。

 胤礽便帶著忙碌了許久的康熙出宮玩了一圈,讓他看新編的戲劇。

 老百姓們最恨貪污吏。大貪他們接不到,那些難纏的小鬼則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些小吏,也大多是街霸地頭蛇,百姓苦他們久矣。

 小胤禛鐵面無私,在老百姓中已經被傳了狴犴轉世,天生一雙能辨別忠的慧眼,這才能解釋其小小年齡就能揪出這麼多貪污吏。

 現在民間有歌謠,康熙乃是不世出的圣君,才會有菩薩神太子相助,破軍戰神直親王相助,現在又有了狴犴小神轉世的四阿哥小胤禛相助。

 雖然現在的戲曲沒有指名道姓,但戲劇大家都擅長以古喻今,所以前朝的“狴犴王爺斷案”已經為最流行的紅戲,已經能和流行了幾年的《畫堂春》分庭抗爭。

Advertisement

 康熙傻眼。

 他那個傻乎乎的混世魔王四阿哥,居然還能被傳狴犴轉世?

 “這事真的沒有你的手?”康熙不信。

 胤礽攤手:“真的沒有。在汗阿瑪手之前,民間已經有人說小胤禛是狴犴了。最初,應該是小胤禛第一次抄別人家的時候,從圍觀群眾中說出來的。”

 康熙不知道該做何種反應好。

 他的太子是菩薩神就罷了,他甚至也這麼認為。

 大阿哥是什麼破軍天狼星君轉世也,小小年紀就有滅國之功,也能吹一吹。

 四阿哥……

 狴犴?

 行口

 老父親已經麻了。

 胤礽嘆氣:“最近三弟非常難過。他也已經很努力了,但是在民間沒什麼名聲。哥哥弟弟們都是天上的神仙轉世,就他平平無奇。不僅如此,他還被沒命名的某阿哥黨給盯上了,現在那群某阿哥黨有發展三阿哥黨的趨勢。”

 胤祉氣得都哭了。

 別的兄弟都是神仙,就他和一群壞人扯上了關系?

 朝堂中的什麼“八面玲瓏賢阿哥”,怎麼聽怎麼像罵人。

 比起其他哥哥弟弟從民間傳出來的神仙稱號,他這個“八面玲瓏賢阿哥”可不就是罵人嗎?簡直像個險狡詐的反派稱號似的。

 康熙哭笑不得。

 胤礽再次攤手:“兒子真的沒想到這個發展。”

 康熙扶額。別說太子,他都沒想到能有這個發展。

 抄家的四阿哥了鐵面無私狴犴小神,兢兢業業做好事的三阿哥倒是被朝堂中的一群蒼蠅盯上了。

 誰讓三阿哥兢兢業業照顧的人,和京城里的老百姓沒關系呢?

 康熙嘆氣:“好好……好好安三阿哥,這不是他的錯。”

 胤礽聳肩。這種事,不是安不安就能解決的啊。

 只能說,希胤祉自己想通吧。

 胤祉能想通嗎?

 他能想通才有鬼了。

 于是他憋著勁,翻書上還有什麼神仙,然后默默積攢搞事的勁頭,暫時蟄伏。

 這些康熙和胤礽都不知道。

 他們倆遇到了新的麻煩。

 羅斯國要結束和大清多年的邊疆紛爭,和大清締結友好條約。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雖然大清一直在贏,并且利用沙俄練了許久的兵,還掠奪了很多利益,甚至非常不人道的俘虜沙俄人把沼澤地都填平當耕地。但打仗嘛,總是有流犧牲,不打當然是最好的。

 彼得一世和執政索菲亞公主獅子大張口,索要了大清東北方許多疆土,即使康熙知道國際談判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也如鯁在

 但羅斯國現在加大了對準噶爾的支持力度,準噶爾于西北多次犯邊,在蒙古如無人之境,蒙古王公紛紛請求大清支援。大清兩面作戰有些難,所以朝堂中大部分人都支持和談。

 朝堂中的文臣基本都是支持和,不支持戰的。

 一些文臣就算在國破家亡的時候,他們也支持和,不支持戰,何況現在是和平時期。

 總之只要打仗就是勞民傷財,就算沒有勞民傷財也是有傷天和。

 文武天生利益有沖突,你強一分,我就弱一分。康熙支持海軍建設,已經讓武夫們耀武揚威了許久,文臣們早就心里不舒坦了。

 海外的事他們不知道怎麼說就暫時不說,但能讓東北的戰事停下來也不錯。

 現在東北和沙俄的戰事,基本為武人們的升職場了,培養了不武將。別說文臣,手握兵權的勛貴和宗室們都非常忐忑。

 這些支持皇帝和太子的中層武將一多,他們的兵權基本都是空架子了啊。

 于是滿朝文武都建合起來,請求康熙趕和沙俄和談。

 反正大家是平等條約,又沒有傷害大清的面,多一個友邦,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沙俄在酷寒之地,什麼好東西都沒有,打它作甚?

 支持康熙的人,也傾向于和談。

 比起沙俄,準噶爾是反叛,質更嚴重。他們認為應該暫時停下和沙俄爭端,集中力量征討準噶爾,支持蒙古那群廢

 康熙摔杯子:“蒙古那群廢!”

 想當初蒙元時期,蒙古鐵騎多厲害啊?現在蒙古怎麼變嚶嚶嚶蛋了?

 胤礽給康熙換了一杯茶:“沒辦法。即使當初我給他們展示了火的厲害,他們頑固派把持權力中樞,還是不肯改變騎傳統,拒絕使用火,戰斗力自然遠不如準噶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