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三百二十五 是誰

《謝家皇后》 三百二十五 是誰

 皇上可不敢給聞,一點點風險也不要去試。不過就皇上的評斷,這酒確實是好酒,可是糖香……皇上確實也沒有聞出來。

 這回大皇子說:“好象確實是有些甜香。”

 他這話一看就是言不由衷,明顯是沒聞出什麼酒香來,卻又不忍心讓妹妹失,這才附和一句。

 不過能得一句附和,玉瑤公主也心滿意足了。把酒湊到邊,謝寧忙叮囑一句:“的抿一點。”

 可別咕咚一口灌下去。

 謝寧記得自己小時候被小舅舅騙著喝酒的時候,那可是燒刀子啊!聞味兒就覺得那酒氣沖得眼都有些睜不開了,可是怎麼沒有人告訴酒那麼辣呢?一點兒防備都沒有,一仰頭就是一大口。

 結果又嗆又咳涕淚齊下,嗓子鼻子里都在冒火。

 不過小舅舅也沒討著好就是了,被大舅舅和大舅母兩人一起教訓了,大舅舅對小舅舅一向是長兄如父,抄起子攆得他滿院子竄。

 不過后來小舅舅也補償了好些好玩兒的東西,還親手給的院子里搭了一個別致的花架。

 而玉瑤公主這頭一次喝酒,倒是沒有上來一口悶。小口的抿了下,咂咂,說:“有點辣。”

 不等謝寧說出“嘗嘗就好”這話,玉瑤公主一仰頭,半杯酒就這麼下肚了。

 沒嗆著,沒咳嗽,沒被出兩眼水,臉也沒有紅。玉瑤公主的表再淡然不過了,就象喝的不是酒,是果子一樣波瀾不驚。

 這讓一桌人都有點愣神,不過二皇子例外。他肚子填飽了,坐不住,小手拍著桌面啪啪直響,里還胡咿咿啊啊的嚷。

 玉瑤公主把杯子一放,吩咐白洪齊:“再斟上。”

 白洪齊都有點愣神兒。

Advertisement

 當然這酒是不是再續上,玉瑤公主說了可不算。

 白洪齊轉頭請示皇上的意思。

 謝寧可不想讓再喝了。這麼點大的孩子,哪里就能喝起酒來?今天過節高興,嘗一口應節也就算了,可不敢讓再喝。

 可是皇上卻笑著示意白洪齊再給續上,仍然是半杯。

 大皇子的神也有些不安。

 按理說,其實大皇子的年紀是可以飲酒了。已經進學的皇子,無論如何不能當孩子看待了。但是因為孱弱,這輩子他大概也只能嘗一嘗太醫署炮制的藥酒了。可是比他年紀還小的玉瑤公主卻居然象個小酒鬼一樣,這怎麼看都不妥。

 皇上安謝寧說:“不打,今天高興,想喝就給喝吧。”

 玉瑤公主喝了三杯,看起來意猶未盡,不過也不是全不懂事,再怎麼說事不過三這話也懂得,能喝三杯就不了,要再討,父

 皇肯定不給了。

 再說父皇自己也就小酌了三五杯的樣子,總不能比父皇還能喝吧?

 可是玉瑤公主真沒覺得這酒有什麼難喝的。

 覺得好喝的,熱乎乎,香噴噴,喝下去之后有說不出來的覺。不難,好象還舒坦的。

 謝寧倒是放心不下。現在玉瑤公主沒有什麼不舒坦,可是也許酒勁兒過一會兒才會上來?

 郭尚宮在一旁也擔心。

 有的人剛喝下酒的時候沒事,可是過后卻是會發酒瘋的!

 吩咐宮去準備醒酒湯,用不上最好,可萬一要用的時候沒有,那可就現抓瞎了。

 大皇子很有眼的帶著弟弟妹妹先離席了,說是去要去賞桂花,將皇上和謝寧留了下來。

 月亮已經升到了頭頂,銀輝灑滿了庭院。皇上索命人將燈籠熄了,就這樣陪著謝寧在小花園里散步消食。圓月倒映在池塘之中,偌大一個銀盤明晃晃的,風吹著水面泛起波紋,月亮也跟著變了形狀。

Advertisement

 “朕想起還在書房念書那時節,有一件中秋宮宴,寫了一首詠月詩。”

 謝寧好奇的問:“一定寫的不錯?皇上怎麼以前從來沒說過?”

 皇上笑著搖頭:“不不,朕在詩詞上不,勉強把平仄扳平,字句通順就不錯了。不過你也知道,朕當時已經被立為太子了

 ,哪怕那詩做的狗屁不通,下面的人也拼命好。”

 謝寧給逗的忍不住笑出聲來:“皇上忒自謙了。”

 說皇上詩才橫溢那肯定是吹牛拍馬,但是也絕不至于文理不通。只是皇上說的這話,天下誰也不敢說,敢說的也只有皇上自己。

 話是大實話,正因為是實話,所以才沒有人敢說。

 “當時上書房的一撥人里,做詩最好的是張郎。”

 謝寧怔了下:“張郎?是說的張駙馬?”

 “沒錯。”皇上細心的扶著謝寧的腰,免得被小徑上鋪的碎石絆著:“張郎的才氣那是沒得說了,天生帶來的,旁人比也比不了。那會兒宮宴上他也做了一首詩,詩做的比朕的強多了,可是眾人卻遮遮掩掩不敢夸他。哦,有個例外。有個人夸他比朕強,比所有席上的人都強,你猜是誰?”

 謝寧想了想:“是先帝?”先帝可不用倒過來拍兒子的馬屁,宮宴之上,能夠不拍太子的,大概也只有先帝、太后。但是太后應該不會在前朝的宮宴上頭,所以謝寧猜了先帝。

 皇上搖頭:“不是。”

 不是先帝,那會是誰這麼不給太子面子呢?

 謝寧這就想不出來了。

 “是明壽。”

 “也在?”

 “是,也在,就是為了張俟衡去的。”

 謝寧想了想,輕聲說:“就算

 張俟衡寫的不怎麼出彩,在看來也是最好的吧。”

Advertisement

 皇上笑著說:“也許是吧。不過張俟衡寫的確實好。若換個地方寫出來,必定又是滿京傳誦,一時紙貴。偏偏在宮宴上寫出來,大家夸都不敢夸,那詩后來也沒有流傳出去,朕記得,那張詩稿被明壽拿去了。”

 想到張俟衡后來變了張駙馬,大概沒有過上一天高興的日子,謝寧也難免有些心酸。

 “那是朕被立為太子之后的頭一回宮宴。”

 謝寧停下腳步,皇上聲音很輕,在晚風中聽的不那麼清晰:“那天朕才發現,朕忽然變了一個名太子的人,旁的笑臉、恭維、試探、算計,如此種種全是朝著太子去的。在宮宴上朕同人談笑風生,可是晚上對著月亮,心里卻發慌。先做太子,后做皇上……這個戲臺,上去了就再也下不來,一刻也不能懈怠,得撐一輩子。”

 謝寧怔住了。

 和皇上有過比此刻更親的時候,可是從來沒有哪一刻,覺得離皇上這麼近,近到只要抬起手來就能著他的心。

 前朝后宮,天南地北,無數人都想揣圣意,討好皇上。但那都是為了能從皇上這兒謀得好。誰真是不求回報的為他好,對他好?

 坐在龍椅上稱孤道寡,他一直一直都是孤單單一個人。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