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二百零一 消息

《謝家皇后》 二百零一 消息

 丸子湯是謝寧一直喝慣的口味,膳房的人使出渾解數來揣貴妃娘娘的喜好,區區一道湯當然不在話下。

 皇上喝了一口,湯里有胡椒,喝下去確實一暖烘覺直下腹。湯里的素丸子其實是湯盛出來時才放進去的,放的早了,丸子就會被湯泡爛了,口不好。

 玉瑤公主喝了一口就不肯喝了,不喜歡味重的食。大皇子喝了一口臉就紅了,眼眶里水汪汪的,看樣子也被胡椒嗆得不輕。

 謝寧吃了一驚,有些好笑又些擔心的說:“你吃不吃不慣就別吃了,蓮子羹也不錯,喝那個吧。”

 “沒有沒有。”大皇子臉紅紅的說:“就是剛才那一口喝的太急了。”

 湯很燙,里頭又有胡椒,可是以他的教養又做不出把里的湯再吐出來的事,咽下去結果就了這樣。

 但是這種酸酸燙燙的覺還不錯,大皇子第二口喝的了一些,果然比剛才好得多,他還把湯里的兩顆丸子挑出來吃了。吃完這半碗丸子湯,他覺得鼻尖上都微微出汗了。

 謝寧怕他吃不慣,又怕他吃了這些子不舒坦。可是大皇子自己卻說:“出了些汗,上還要輕松一點。”

 舒服的。

 用過晚膳,皇上照例又去了小書房。臨近年關,皇上的事還是一樣的多。

 從前皇上習慣一個人待在長寧殿,后來……這一年里很多時候都待在永安宮里。在這兒待慣了,長寧殿顯得太過空曠安靜了,明明殿殿外那麼多人伺候,卻聽不到任何聲響,就象只有他一個人存在一樣。

 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卻在現在發現,自己其實并不喜歡一個人獨

 謝寧來送過一次甜梨湯,湯味清甜。隔著庭院,皇上

Advertisement

 還聽見二皇子哭鬧了兩聲,不知道又在鬧什麼脾氣。

 皇上把折子合了起來,站起出了小書房。

 外頭雪還在下,他穿過落雪的庭院,路旁的石燈中有著小小的拳頭大小的出來。

 皇上站在二皇子的窗外頭,隔著窗子聽見謝寧也在里頭。

 這小子剛才哭鬧八又是在撒。他特別喜歡黏著謝寧,尤其是晚上昨睡之前,總想讓謝寧多陪著他一會兒。

 謝寧拿著一本《勸學記》給他念上面的小故事。也許是為了快些把孩子哄睡,的聲音比平時,明明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夜里,聽起來卻象溫的春風一樣,那樣輕而的拂過面頰。

 二皇子雖然黏人,但是他的好就是睡的很快,一小篇故事讀完,他就睡著了。謝寧站起來替他將被子掖了一下,又叮囑了母一聲好生照看,這才從屋里出來。

 門帷被掀起來一角,謝寧攏著大氅從屋里出來,看見皇上就這麼安安靜靜的站在窗子邊,謝寧著實有幾分意外。

 “皇上怎麼站在這兒?”

 皇上朝出手,謝寧順從的將自己的手放在皇上的掌心中。

 特別喜歡皇上的手。

 溫暖,修長,干燥。每次這樣握著他的手,謝寧都不舍得松開。

 “聽見二皇子的聲音了,所以過來看看,正好起來走。這不還是你常囑咐朕的話嗎?”

 “臣妾也是……”謝寧小聲說:“以前常聽說有人總是低著頭看書寫字,結果折騰的一都是病。皇上雖然還年輕,可也不能仗著年輕就任意糟蹋。”

 “朕知道,連白洪齊都聽你的,時不時的就要提醒朕一聲。朕有時候就出來繞著游廊走個兩圈,或是打一趟拳出點汗再進去。”

Advertisement

 他們走的都很

 慢,手握在一起,人也依偎在一,一點一點的朝前挪步。有雪片被風卷著朝上撲,沾在風帽上,肩膀上,謝寧覺得眼前一花,接著鼻尖一涼,一片雪花正落在鼻子上頭。不過等手去的時候,指尖到的只有一點水跡。

 皇上微笑著,出手來替蹭了一下。

 半夜時分謝寧醒了一回,覺得炕燒的有些熱,青荷斟了兩杯溫水,服侍皇上和謝寧喝了。

 “外頭雪還在下嗎?”

 “還下著得呢。”

 第二天一早起來雪倒是停了,地下積了厚厚一層。皇上有大朝會,早早就走了。謝寧晚上睡的遲,夜里又醒了一回,加上天還著,醒的就比平時晚。

 這雪只停了半天,到了后半晌又零零星星的開始下。等天終于放晴,天也更冷了起來,外頭干活兒的小太監們凍的臉通紅,不停的直跺腳。謝寧讓人多備了姜湯和炭,這兩樣東西都不算貴,但是特別實用。

 這個冬天似乎特別的冷。

 胡榮快步走到廊下,跺了跺腳上沾的碎冰和泥,兩手在一塊兒用力了幾下,又放在已經凍麻的臉上用力,這才覺得已經僵了半天的臉慢慢他的回復了知覺。

 他袖子里的小包,角噙著一笑,往后頭去尋青梅。青荷和青梅住一間屋子。但是兩個人白天都要在主子跟前服侍,屋子里總是空著的。胡榮到茶房門口探頭了看了一眼,青梅并不在屋里,倒是青荷在里頭,正在擺果盤。

 他只是一頭,青荷已經看見他了,問了一聲:“你裝神弄鬼的干什麼?進來。”

 胡榮嘻嘻笑著邁進門:“青荷姐姐,忙著哪?”

 “多新鮮哪,我不忙難不是在這兒懶?你在門口看什麼呢?”

Advertisement

 “沒

 看什麼,就是我手上可能要起凍瘡,想找兩塊藥姜。”

 “藥姜怎麼來這里找?”其實青荷心里明白他是來做什麼的。

 果然胡榮看起來很隨意的問:“青梅這會兒在主子那兒伺候呢?”

 “在方尚宮屋里,方尚宮這兩天腰疼,也酸疼,行不大方便。”

 胡榮得了消息就想走,青荷把他住了:“噯,你且等等,我還有事問你呢。”

 “什麼?”胡榮聽青荷語氣鄭重,覺得可能是什麼要事,邁出去的一條又收了回來,還拉過一張凳子來坐下,預備跟青荷細說。

 “也不是什麼要事,就是想尋你打聽打聽。上回宮里放人是什麼時候?放的都是什麼人?”

 胡榮怔了下:“青荷姐怎麼打聽這個?正經的放人是太后去的那一年,放了一大批,大概有六、七百呢,尚宮大概是六十多人,其他都是宮。”太監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宮都是多大年歲呢?”

 胡榮反問:“難不姐姐你也想出宮?”

 這在胡榮想來不大可能啊。

 “總聽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說我們現在不能出宮,可是總有出去的一天吧?我聽說出宮的年紀有二十八的,也有二十五的,可還聽說有三十五的,不知道是以哪個為準。”

 “都有,其實主要看主子的意思。二十五的也有,不過姐姐你也還有個三四年才到呢吧?”

 有很多人想出去,可同樣還有很多人不想出去。有家、有親人在外頭的,出去了也不怕沒有著落,有地方可去,日子也有保障。但也有的人孓然一,甚至宮前的事都不記得,父母親人都沒有。這樣的人反而不想出宮去,愿在宮里終老。出去了未必就比在宮里好

Advertisement

 ,說不定際遇更加悲慘。

 “是啊,青梅比多小不到一歲,這麼說有盼頭了。聽說青梅家里還有人的,這兩年托人送信打聽打聽,說定家里還能給安排一門親事呢,二十來歲親也不算很晚。”

 胡榮一聽到出宮、親事、親這些字眼兒就愣住了。

 青荷要是不提,他也確實沒怎麼想過青梅會不會出宮的事。

 現在青荷這麼一說,胡榮才想起來。

 原來……青梅是可能出宮去的,還可能在家人的安排下嫁人。

 “你幫我打聽打聽啊。”青荷問:“我們也好為以后的事仔細籌劃籌劃。到時候在主子面前討個恩典,順順當當放出宮去,以后好好過日子。”

 胡榮含含糊糊的應著,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從茶房里出來的,高一腳低一腳的走了一段路,發現自己已經走到方尚宮窗外頭來了。

 這屋里頭的人,不管是方尚宮還是青梅,都是他在宮中為數不多的關系親近的人了,甚至可以說是最親近的兩個人。

 青梅就不用說了,胡榮也說不清楚從時候起自己就把放在了心里頭的。還有方尚宮,胡榮對覺很復雜,亦師亦友,象個慈的長輩,同時對胡榮也很嚴格。

 可胡榮知道這是為他好。要不是出于關心,方尚宮何必花氣力花神在他上?

 他沒想到青梅要出宮,要嫁人。

 他還以為象現在這樣的日子可以長長久久的一直過下去。

 胡榮深吸了口氣,定了定神,強行把紛的心緒整束下來,到門外頭問候了一聲。

 方尚宮在屋里接了句話:“進來吧。”

 胡榮邁步進了門。

 屋里暖融融的,和屋外簡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方尚宮倚在床頭,青梅正在替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