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輕聲問:“咱們這是去哪兒?”
皇上喜歡說咱們這個詞兒。以前很有人對他說“咱們”,哪怕是太后在后來房間籠絡他的時候也沒有這樣說過。
他笑而不語。
謝寧小聲嘟囔:“賣什麼關子啊。”
別過頭去,可是沒一會兒又轉過頭來打量他。
皇上穿著一襲青衫,雖然質料很好,可是青衫就是青衫,沒鑲邊沒有繡,看來就象普通人家尋常在家、出門的日常裝束。頭上系了一頂書生巾,連墜角都只是小小的銀水滴墜。
如此寒酸……往好聽了說是簡樸的裳,謝寧還是頭一回見皇上上穿。
這一兒裳能看得出都不是新做的,青衫褪了大半,頭巾的樣式也不是現在的樣式。謝寧怎麼看著,覺得大舅舅也有那麼一塊舊的六角形頭巾是這樣的,起碼得有十年的景了。
“皇上這一兒是從哪兒找出來的?”
皇上輕聲說:“登基前穿的,白洪齊還真是會存東西。”
確實很會存東西!
但謝寧想了想,忍著笑意說:“那也是皇上天賦異稟,這麼多年來材都沒有發福走樣啊,要不這裳也穿不上了。”
皇上似笑非笑看了一眼,看得謝寧面紅耳赤把臉轉過去才算。
他們是微服出宮,坐的車也是尋常制式,當然不可能有駕出巡時走道那樣暢通無阻,街上人又多,在街口就堵住了。
換作一般人堵在路上怕是要急躁,但對大皇子和玉瑤公主來說,縱然車子停下不能前行,他倆也左顧右盼的一直看個不停。
大皇子很懂事,說話聲音刻意低了:“父皇,那個人是賣什麼的?”
他指的那個人本來挎個籃子,籃子上還蓋著塊白籠布。可是路口人
人,這人可能是怕壞了籃子,也可能怕有人趁他的東西,就把籃子頂在頭上用一只手扶著。
皇上也不知道,得問外頭的人。
他們車前車后那些打扮尋常的人其實都是皇上帶的侍衛。這是當然的,微服歸微服,護衛和人手還是要帶足的。
有個留著一把胡子的中年人過去問了問,又轉頭回話:“主子,這人賣糖餅的。”
皇上就問車里幾個人:“想嘗嘗嗎?”
謝寧有點心,可有好久好久沒有吃過外頭的東西了,想當年嘛……
但是看了一眼大皇子,又有些顧慮。
大皇子脾胃虛弱,平時吃東西都要以、暖、和清淡為主,可不敢隨便給他東西吃,別說其他人不敢輕忽怠慢,就算大皇子自己也不敢隨意,方尚宮可不是好惹的。
“就吃一口嘗嘗味,不打的。”
皇上吩咐下去,自然有人過去買糖餅。賣糖餅的人用長竹夾子夾了兩個餅用干凈的大葦葉包起來,收了錢。
糖餅遞到車里來時還熱乎乎的,白洪齊今天沒有跟出來,遞糖餅的那個侍衛十分盡職的……先從餅上下一塊塞自己里了。
謝寧第一次見到皇上用膳時有人先試膳的排場還格外吃驚,現在已經驚不變了。
皇上笑著說:“何必這樣小心。”把糖餅拿來掰了,一人分那麼一小口。
其實宮里什麼好吃的東西沒有?吃街上的玩意兒不過是吃個新鮮而已。
大皇子和玉瑤公主一人分得一小塊,也就是一小口而已,兩個人吃的十分認真,臉上的神明明白白可以看出“原來外面的糖餅是這個味道”這樣的想法。
前面的車子了,他們乘的車子也開始往前挪。
一路上他們買了好些東西
。有人把花扎在一起,大的就是一朵單賣,小的就是兩朵三朵攢起來賣,襯著墨綠的葉子,買的人可以把花頭上,也可以做別的用途。謝寧他們買了兩把花,都別在馬車外頭了。放里面不行,花香味兒薰的大皇子不舒服。花還好些,大皇子其實最難的是過春天,花飛絮漫天飛揚,很容易就會發咳疾,他的住也從不熏香。
皇上帶他們從朝天門大街上穿過。說起來真是汗,大皇子和玉瑤公主都是京城出生長大的孩子,可是除了宮里那一廟三分地兒,他倆就連這條號稱天街的京城第一街都沒有見識過。
謝寧也不比他們倆強到哪里去,進京的時候走的是西椽門,進宮走的是北邊角門,在京里幾年,這條朝天門大街也是頭一回來。
車子停下來,皇上笑著說:“來,咱們下車去瞧瞧。”
這是什麼地方?
謝寧下車之后,掀起帷帽垂紗一角,看見了這家鋪子的招牌。
“鄉樓?”
皇上拉著大皇子,抱著二皇子,謝寧拉著玉瑤公主的手進了大門。
皇上問:“聽說過這里吧?“
“聽說過,說是這間茶樓很有名。”
但是聽說的時候可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走進這座茶樓。
“這茶樓為什麼這個名字呢?”
是順口一問,可是對皇上來說,好象就沒有什麼事是難得住他的,各種掌故信手拈來如數家珍。
“這茶樓東家姓甘,已經經營了三四代了。頭一個蓋茶樓的甘掌柜獨一人逃荒來京,赤手空拳掙下這麼大一份兒家業。可這茶樓蓋好之后他子也垮了,想回鄉的念頭也了空想。”
“所以茶樓才鄉樓?”
大皇子輕聲說:“是不是有告誡
子孫不要忘本的意思?”
皇上含笑夸了他一句:“我們應汿真是聰慧。”
大皇子被夸的不好意思起來。
茶樓分上下三層,一樓大廳里人頭濟濟,靠東墻的臺子上有個四五十歲的說書人正在講書。
好巧不巧,那人穿的也是一青袍,且也已經洗的半舊褪。
謝寧看看皇上,又看看那個講書的,忍著笑隨著皇上拾階而上。
二樓上就是隔開的一間間雅間,門邊掛的牌子各不相同。有天字號,有地字號,皇上顯然是來過的,門路領著他們進了一間天字號雅間。
孩子們倍新奇,謝寧比他們還強些。到底也是見過世面的,鄉樓雖然名氣大,但茶樓的基本樣式擺在那里,同謝寧早先見過的并沒有太多不同。
肩膀上搭著白巾的伙計笑呵呵的進來,放下四個小碟果品,笑著問:“貴客喝什麼茶?”
“上一壺鐵觀音,再來兩盞八寶茶。點心你看著上。”
伙計笑著出去了,不過片刻功夫要的茶點就送了上來,琳瑯滿目擺了一桌子,干果餞糕餅樣樣俱全。
可大皇子他們的注意力完全不在吃食上頭,玉瑤公主只嘗了一小口那八寶茶就把頭扭到一邊去了。
對于在宮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這種所謂的八寶茶太甜太膩太稠,本就難以下咽。里面有磨碎的花生芝麻玫瑰桂花飴糖等,甜的過頭,茶湯上面甚至還浮著一層油花。
相比之下,反倒是樓下的講書更吸引他們。
那講書的人說的是一段老書《秋山記》,但是講的十分彩,還會隨著出場人不同變幻不同的聲音,或老或,或男或。手中一把折扇,一塊醒木,把聽客的心弦吊得高高的。就算后事
如何茶客們都知道了,還是盼著聽他繼續往下說。
一段書說完,伙計端著盤子替他上來收賞錢。
皇上解釋給大皇子聽:“講書的人就是靠這個賞錢吃飯的,還要分給茶樓一些,畢竟地方是茶樓的。”
大皇子好奇的問:“那要分出去多呢?”
對于大皇子這一問,皇上十分欣。
他可不想兒子生長于富貴鄉中,對經濟二字毫無概念。
“一般來說是四六吧,也有三七的。”
“要分出去四啊?”大皇子對數字是十分敏的。
“是他自己能落下四,六要歸茶樓的。”
大皇子吃了一驚:“為什麼啊?”
為什麼呢?因為說書的人勢單力孤,而茶樓這麼大的鋪子擺在這里,這個人不肯,自有其他人肯,茶樓不愁沒人招徠生意。
“這個你回去自己慢慢的想,想出來了同朕說說。”
大皇子應了一聲:“是。”
玉瑤公主卻一直盯著那個說書人的折扇和醒木,顯得十分好奇。
十分簡單的兩樣道,在說書人手里卻有著萬千變化。做子聲時,折扇將臉一遮,發出的聲音宛轉。說到要時,醒木一拍扣人心弦。
玉瑤公主回過頭看看,就手去拿皇上放在桌上的折扇,費力的把扇套往下剝。
謝寧怕將茶水濺到扇子上,剛想替解扇套,皇上輕輕按住了的手。
玉瑤公主把扇套拿了下來,唰的一聲把扇子打開遮住半邊臉,出烏溜溜亮閃閃的大眼睛看著他們,還把一只核桃拿在手里,在桌上扣的“咯咯”直響。
這下屋里人都看出是在做什麼了,皇上強忍著笑說:“玉瑤這是要給我們說段什麼書啊?”
大皇子想笑又忍不住,只好把臉轉一到一邊去。
(本章完)
神醫姜潼滿門被屠,飲恨而亡,再一睜眼,她成了沈府飽受欺辱的嫡長女沈天舒。斗繼母,懲庶妹,掌中饋,她把沈家牢牢捏在手心里。換身份,展醫術,巧籌謀,她將前世仇人玩于鼓掌上。沈天舒兩世為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獨獨冤枉過一個人……某人:娘子,我心…
葉家小神醫葉明沁帶著自家二哈哥哥穿越了! 開局不打怪,不宅鬥,而是……逃荒! 可憐葉家兄妹從小錦衣玉食,這下沒了父母留下的巨額遺產,兩兄妹相依為命,孤苦伶仃…… 但是,沒了遺產,咱有金手指,隨拿隨補充的綜合商城和酒窖,兄妹倆不僅不會孤苦伶仃,還完全可以混吃等死。 但是,混吃等死什麼的,怎麼可能會發生在兄妹兩人身上! 開荒種田,賣食物,開商行,開藥舖,不斷開啟金手指的隱藏功能……且看兄妹兩人如何在逃荒路上發家致富!
容落歌一朝穿越成性子軟弱的齊王妃,大婚之夜就飽受屈辱,丈夫與外室女容黛情投意合當著她的面茍合。你若無情我便休,腳踢渣男,手撕賤女,轉身給齊王的死對頭太子殿下做幕后軍師,聯手將渣男踩在腳底不能翻身。哪知道一不小心從軍師坐到了太子妃的位置,那個別人口中陰狠毒辣,敏感多疑的太子卻一點點將她吞吃下腹,寵成了京都人人羨慕的美嬌娘。
青雲發現自己穿越到了古代,頭痛欲裂。 她沒有點亮古代生存技能啊! 吟詩作對,不會針線女紅,不會討男人歡心,更不會種田做生意,都不會麼的辦法,只能找個以上四種技能都不需要的職業……N年後,登基為帝的青雲,看著文武百官: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真沒想當女帝。 以前的小弟,現在的文武百官:對的,對的,你說的都對,是我們逼著你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