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不是有四萬輔兵嗎?”鄧名不打算讓馮雙禮獨吞這批人力,雖然慶王是最早來建昌的,但基同樣不穩,他一開始是準備迎接永曆天子的車駕,當時認爲朝廷和晉王隨後就到,自然不會有把輔兵盡數收爲己有的企圖;後來建昌軍則在忙著投降,也沒有時間和心思去控制這些人。
“慶王公忠國,功勳卓著,實乃國家棟梁……”鄧名繼續用“天子南狩、事急從權”的藉口,大筆一揮仍用文督師的名義任命馮雙禮提督四川行都司軍務,節制西營各部。當然四萬輔兵鄧名不能都要走,回到建昌的晚上鄧名就去和公忠國的馮提督討價還價一番,最後二一添作五,這四萬輔兵馮雙禮和鄧名各拿兩萬。
瓜分了劉文秀的產後,馮雙禮還要鄧名寫了命令,正式賜給他對這兩萬輔兵的所有權。馮雙禮把鄧名的手書小心收好,有了這個憑據他覺自己就是這兩萬輔兵名正言順的主人了,其他西營將領就算有什麼想法也沒法他再吐出來。
現在鄧名在西營這些將領的眼裡,地位就和監國差不多,以前這些輔兵和軍屯都是國家所有,當然是監國的合法財產,現在有了鄧名親筆書寫的財產轉讓證明,那麼馮雙禮頭上自然不會再頂個“賊”名。只是馮雙禮不知道,鄧名本就是個冒牌貨,理論上他的這紙證明一文不值。心中高興的馮雙禮對鄧名的其他要求滿口答應,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盡力配合袁象的衙門工作,要是有哪個將領敢不給提刑衙門面子,他這個軍務提督也絕不會坐視。
嚐到了甜頭後,鄧名依葫蘆畫瓢,開始拿軍屯的所有權去收買其他西營將領。那四萬輔兵本來負責的軍屯給了馮雙禮三,剩下的由鄧名分給了那些初來乍到的將領,由他們自己帶來的輔兵去耕作,和馮雙禮一樣,這些將領都滿心歡喜地把鄧名寫的財產轉讓證明信細心收藏起來——沒有一個人懷疑這是鄧名在非法盜竊永曆天子的財產。
而到手的兩萬輔兵,鄧名把他們統統恢復爲百姓份,開荒令對他們同樣有效,鄧名打算員一部分人去都開荒,如果他們覺得危險那到樂山一帶也可以。不過這個倒是不用著急,就算他們都呆在四川行都司不走,只要袁象的衙門有了收,鄧名就可以調撥一些給劉晉戈,同時安排更多的人去川西平原恢復生產。
“至要有三年吧,怎麼也要兩年才能看到效。”鄧名需要大量的經費,來收攏藏在山裡的百姓,來恢復生產,來建立、訓練自己的部隊,只是滿清會不會給他這樣的時間實在沒有把握。
趕鴨子上架一般,讓袁象和劉晉戈兩個年輕人坐上提刑的位置後,鄧名準備返回奉節去向文安之進行彙報,以取得他對自己各項任命和安排的贊同。
夢迴長安,鮮血浸染了玄武門,太極宮的深處只有數不盡的悲哀,民爲水,君爲舟,的朗朗之音猶在長安大地迴繞,異族的鐵蹄卻再一次踏破了玉門關,此恨何及?墳墓裡的李世民眼見子民塗炭,該發出怎樣的怒號?欄桿拍遍,只能見九州陸沉! 胸中也充滿鬱悶之氣,恨不能跨越歷史長河,摘飛星,攬日月,讓乾坤倒轉.也罷,耳聽得窗外鬼鳴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禿筆,爲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陰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沒有悲哀,只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氣吞日月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溫婉賢淑的皇后,父慈子孝,盛世延綿,這是我的大唐,我的《唐磚》.
劉昊意外穿越到狼煙並起的三國,變成了大漢皇叔!有無上霸主係統加身,劉昊可以抽取史上猛將、絕世神功、萬界美女……還能吞食天地氣運,萬界荒古獨尊!隻有想不到,冇有做不到!
李峰穿越了,來到了大唐貞觀年間,不過身懷系統,還在長安坐擁一個小酒館的他卻絲毫不慌!「什麼?你讓我評價玄武門之變?老李,你竟然敢妄議朝政!」「老李,老房,老孫,還有那個老程是吧?我說的這個土豆沒騙你們吧,真的可以畝產千斤!」「來來來,嘗嘗我這小酒館新推出的火鍋!不好吃不收錢!」……就這樣,開著小酒館的李峰,卻奇怪的發現,自己除了在小酒館裡面和幾個大叔級別的商人裝逼,也沒幹啥啊,怎麼成就點唰唰的漲呢?
特別紀念小知閑閑,抗戰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簡單抗爭才是這個世界主旋律,緬懷先烈。
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朝代,一個穿越到婚房的倒楣大學生,一座神奇的圖書館,成就了一段舉世無雙的傳奇人生,當林寒以優雅的姿態走著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時,大寧朝上下對'妖孽'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世上的道路千千萬,總要一條一條試試嘛。 林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