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干學生們心輕鬆,面帶笑容,應震心也是無比愉悅。
雖然他也知道事遠不像學生們所說的那麼簡單,火燒起來了,就和書院無關了,這可能麼?這也不是書院想要的結果。
幾篇文章都出自青檀書院,閣大佬們,六部要員們,都察院和大理寺裡的牛人們,都得要刮目相看,同時也對幾篇文章的幾位主筆的況都頗興趣。
甚至連翰林院裡一幫人也把幾篇文章抄錄回去洗洗品讀。
雖然後來從翰林院裡傳出來的說法是文辭淺,但觀點尚正,明顯有些輕蔑和打的意思在裡邊,但也足夠了。
能讓翰林院那幫人專門抄錄回去研讀一番,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就。
要知道自己這幫學生們,都是以未來春闈之後能翰林院爲第一目標的。
總而言之,這一場,青檀書院是大獲全勝,滿載而歸。
看看崇正書院、通惠書院以及疊翠書院羨慕嫉妒恨的目和酸話,就知道這一場青檀書院收穫有多大。
甚至應震也知道崇正書院和通惠書院也已經急行起來,也準備效仿青檀書院來尋找幾個話題運作一番。
縱然頭彩被青檀書院拿去了,但起碼要跟著後邊喝一口湯才行,否則自家書院的影響力更是會被淡化甚至邊緣化,這是這幾家書院絕對不能接的。
“大家也別得意太早,此事我們的確佔了先手,但是崇正書院和通惠書院,乃至南邊兒的白馬和崇文書院,恐怕都會有所作,……”
應震的話在學生們裡又引起了一陣議論。
範景文倒是很淡然:“山長,這不是早就在我們預料之中麼?他們也就只有跟在我們屁後面喝風吃土的格局了,再說了,這種話題哪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出來的?我們選題花了多心思,爲了論證要花費了多心?他們如果不想草草拿出來的東西被人笑話,沒有半年時間,想都別想,……”
“是啊,別把朝廷的人當蠢貨,閣六部裡邊的人,哪一個不是經百戰的,被去獻寶卻被人批駁得像狗一樣,夾著尾灰溜溜跑回來,那才真的是士林笑話了!”
賀逢聖也接上話。
應震皺了皺眉頭:“克繇,夢章,怎麼你們說話都學著紫英這般肆無忌憚俗不堪了?什麼像狗一樣,什麼跟在屁後邊喝風吃土?……”
馮紫英沒想到自己坐在一旁沒吱聲也遭了無妄之災,趕想解釋,卻被應震揮手製止。
“不用解釋,我心裡有數,你的經義文辭都還需要加強,現在距離明年春闈只有十個月時間了,你已經是十四歲的人了,來我們書院也整整一年了,我不希在明年這個時候看到你還在東園!”
應震斬釘截鐵的一番話讓馮紫英心中也是一暖,同時神也是一振。
這意味著連應震都認爲自己對秋闈過關是充滿信心了,對於應震來說,這幾乎就是一種變相的背書了,只有在對自己有極大信心的況下,他纔會有這種言語。
練國事、範景文和賀逢聖過來的目裡也是充滿了鼓勵和欣。
練國事不用說,上科就中舉了,至於說範景文和賀逢聖就從未考慮過秋闈過不了的事,他們的目標都是衝著後年春闈去的。
對於馮紫英能夠過秋闈他們都是樂見其的,畢竟這一年來馮紫英給書院帶來的變化,給他們帶來的提升,他們都心清楚。
尤其是範景文和賀逢聖,他們都意識到後年春闈如果他們二人能過,馮紫英絕對功不可沒。
因爲春闈主要就是考時政策論,而馮紫英在這一年裡給他們的思想理念和學習考慮問題的方法上都帶來了本質的轉變,這也是他們覺得收穫最大的。
經義對他們來說早就不是問題了,要想在春闈中折桂,那就只能是在時政策論上出彩。
可以說現在青檀書院的學子們比起一年前,在時政策論的水準上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
馮紫英潛移默化給他們帶去的辯證法看問題研究問題,使得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更中立更客觀的來研究判斷,這也意味著他們寫出來的時政策論邏輯更嚴,論證更堅實,整個文章更說服力和染力,而這往往就是博得房師們認可的關鍵。
“多謝山長的鼓勵,紫英定會竭盡所能,不負山長厚。”馮紫英拱手一禮。
應震微微點頭,“君豫不用說了,夢章和克繇你們兩位秋闈我是不擔心的,春闈能否一躍而過,還要看你們發揮,但我個人還是很看好你們倆的,嗯,西園裡邊我不點評了,大家心裡都有數,東園裡邊,也頗有幾個可以衝擊一下的,玉鉉和紫英也算是其中之二,另外大章、鹿友和仲倫也都可以一搏。”
應震提到的幾個都算是東園中的佼佼者,大章是鄭崇儉,仲倫是傅宗龍,鹿友則是吳甡,鄭崇儉傅宗龍一直都算是乙舍的風雲人,而吳甡則是甲舍的英才。
聽到應震這般點評,馮紫英心裡越發自信,把自己列了可以衝擊春闈的角,那意味著應震基本上篤定自己秋闈沒有太大問題了,這一年多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
“我這麼說,既是鼓勵大家要有信心,但是也希大家要更加勤努力,每年秋闈春闈名額就那麼多,你在努力,也許人家會比你更努力,你現在覺得自己行,沒準兒明年就會有更努力更優秀的出頭,紫英,你心思雜,尤其需要比別人更努力,……”
馮紫英也知道應震的提醒是什麼意思。
自己充當信使並沒有瞞他,應震沒有反對制止,只是希他要擺正位置,把讀書還是要放在第一位,一旦過了秋闈春闈,那便是天高任鳥飛了,那個時候自己纔有更充裕的時間和力,也纔有更廣闊的的舞臺來供自己施展。
一直等到練國事他們離開,應震這才單獨把馮紫英留下來。
“兩浙那邊纔開始手,楊鶴果然厲害,一口氣拿下了兩名知府一名同知,加上兩浙鹽道上的九名員,外帶兩個兵備道的員,……”
應震輕輕嘆息,“紫英,你悟素來高,怎麼看?”
“山長,您這不是早就看出來了麼?縱然喬公和楊鶴聯手也不可能搞出這麼大靜來,齊師也沒有那麼大影響力,這肯定是有人在推了,……”
馮紫英眨眨眼睛,他纔不會去點穿,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
“爲什麼會選擇兩浙?”應震還想考一考自己這個學生的悟和敏銳。
“不選兩浙,選那裡?難道選北直隸?”馮紫英裝傻。
“說實話。”應震皺起眉頭,忍不住都想要拿起書案上的筆打對方一下了。
他覺得自己日裡和這傢伙多說一陣,子都要被這個學生給帶歪了。
“山長,其實哪裡都有問題,要選當然要選一個有錢的地方囉,兩浙兵備廢弛,吏和海上私商沆瀣一氣,可以說這海商、鹽商以及地方士紳與當地員勾連極深,這朝中諸公早就看在眼裡了,……”
馮紫英輕描淡寫的話讓應震嘆息不止,這傢伙還真的是一語中的,有錢的地方,果然。
“那南直隸……”
“嘿嘿,山長,朝中諸公都不傻,明顯不能的地方,誰會去?”馮紫英起告辭,“山長,我也要去學習了,周教諭還在等著我呢,我要爭取明年這個時候坐進西園裡邊去。”
應震點點頭,看著馮紫英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此子真的天才,或許有些人天生就是搞政治的天才,好在此子持心尚正,以後還要好好教誨,莫要走了邪路。
*******
雪又紛紛揚揚的落了下來。
瑞雪兆年。
馮紫英回到家中時天已經黑盡了。
一雙鹿皮靴早已經溼,雖說這走著倒也不覺得涼,但是這一停下了腳步卻頓時到一子寒氣便沿著腳丫子往膝蓋上來了。
慌得早已經盼星星盼月亮的雲裳忙不迭的讓寶祥去拿靴子來,自己親手替馮紫英換上。
又是一年好景。
馮紫英坐在炕上,著地龍的熱意和腳下水盆裡熱水浸泡帶來的舒爽,雲裳就這麼坐在盆邊,小心翼翼的替馮紫英弄著腳,讓腳儘快熱乎起來。
馮紫英只是在九月間回過一趟家,雖然是過生,但是卻沒有時間逗留,那正是齊永泰和喬應甲鑼鼓籌謀大作的時候,所以基本上沒歸家,連帶著雲裳和瑞祥、寶祥都只是見了一面。
這一晃就是三個月,一直到這都是年邊上了,馮紫英這纔是趕到了年前回家。
因爲明年就是秋闈大比,所以書院提前放假,然後春假結束便是連每月三日的休沐都改只有一日了,鑼鼓的備戰秋闈大比。
看著腳邊雲裳挽起袖子很仔細小心的替自己著腳,那熱氣騰騰的水汽沿著雲裳的前臉頰瀰漫上來,一時間雲裳的面目都變得有些模糊起來了。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曆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竇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
穿越大宋,蕭揚成為被人瞧不起的上門女婿,現代沒用的知識,竟讓他步步高升,曾經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得跪在他的面前磕頭認錯!
何為江湖?羅驍一刀抹斷九千歲咽喉,睥睨堂下鷹犬:“本座劍鋒所壓,便是江湖!”何為權柄?羅驍大臂攬入年輕太后,瞇眼笑問道:“太后可還記得,這位子是何人賦予?”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