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56節 茉莉旅社的用處

《臨高啟明》 第56節 茉莉旅社的用處

劉大霖有苦難言,有一回便忍不住在咨議局的茶話會上向唐糖嘆了一番苦經。

唐糖這幾年專做這些“有影響力的舊土著”的工作,對這些人的想法很是了解。做得工作,除了要讓他們“安心合作”,還要引導他們去“接新事”。

如何接新事呢?無非是參觀,對比新舊社會兩重天。這是傳統做法,頗為行之有效的;但是對于元老院來說,這還不夠,不但要他們“心服”,還要把這些“舊人”融合。而融合的最佳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參與實業。

辦實業,必然會涉及到新的技、新的思想、新的商業模式,而辦實業的巨大利益,又是人難以抗拒的。這些年元老院使用這種手段,屢試不爽。把愈來愈多的“有影響力的土著”綁上了戰車。

原本因為劉大霖的本淡泊,所以這套手段并沒有起什麼作用。但是唐糖從劉進士的煩惱中敏銳的抓住了機會,便建議他開辦一家旅社。

“開客棧?”劉進士一時間有些糊涂了,這和開客棧有什麼關系?

“您想,開了客棧,這些遠客來了,您老都把他們安頓在客棧,您老和家人也不用時時刻刻招呼相陪,家中落一個清靜。這是其一。”

這其一便吸引了劉大霖,

“其二呢,親朋故舊總也要有個親疏,若是不分遠近,一概招待,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誰家也不是有金山銀山……”

這話可說到劉大霖心坎里了。劉進士雖然不管家,但是從夫人的眉越來越靠近就看得出家計不易。而且夫人也多次抱怨這親朋故舊“叨擾”的問題了。

“姑娘說得是,只是他們千里迢迢過來,我不留宿在家中也就罷了,若是還要他們自費住店,這多,多……”劉進士還是抹不開面子。

Advertisement

“這有何難。”唐糖笑道,“您現在是來得都是客,您老那些親朋故舊還不把您當羊,死命的薅羊?有了客棧,您就可以訂個規矩出來……”

“薅羊?”劉大霖還是頭一回聽說這個詞,覺得很有意思,再一想也頗為切生

“什麼規矩呢?”

“把客人分三類。第一類:至親友住店,有幾人招待幾人,所有費用都由府上結算。”

劉大霖不由地點了點頭。

“第二類,只限免費招待一主一仆,其他人全部自費食宿;最后一類,住店費用自理,但是給八折優惠。您老還可以做出規定:招待以多日為限,超過期限的,一切費用自理。不然有的人來了,一住就就是一兩個月的……”

劉大霖心想這的確是個好法子。自己過去怎麼沒想到呢?!

“法子倒是個好法子,可是這客棧……”劉大霖兩手一攤,“家里雖有幾個積蓄,可是要辦個客棧不是簡單事,土地、房子還有誰來經辦……”

“客棧這事,只要您老想辦,我這里自然鼎立相助。”唐糖趁熱打鐵,“元老院的信用,您老還信不過嗎?”

元老院的信用他自然信得過。劉大霖回去琢磨了兩天,決定“開!”

說開自然容易,但是錢和地都沒有。唐糖早就為他預備好了方案。以劉家名下的土地為抵押,向德隆臨高分行申請貸款。

自然這些錢還不夠,不過唐糖當即十分心的表示,咨議局事務愿意把不足的部分補上,算是雙方合經營--咨議局的一些公私接待原本也需要一旅社。不但解決了資金缺口,還順便帶來了客源,堪稱一舉兩得,公司兩便。劉大霖自然是不反對的。

劉大霖和咨議局合辦酒店的消息一傳開,縣的咨議局委員們也紛紛表示自己愿意“”,各自都出一點,投上一,也算是湊個趣。

Advertisement

于是這個項目便以劉大霖的名義辦了起來。建旅社的地皮專門在博鋪選了文瀾河河畔”的新鎮區的一塊地皮:距海岸不遠,面對文瀾河。整環境屬于鬧中取靜。旅館取名便以“茉莉軒書院”的由頭,取名茉莉旅社。

這茉莉旅社的建筑設計和整裝修是由“海”張興培搞得。張設計師對充斥著元老院的包豪斯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流派很是反,獨辟蹊徑的搞了個“地中海式風格”。臨高這地方雖然和地中海氣候一點不搭,但是終年氣候炎熱,又有明顯的干分季,植四季常青,多可以復刻一點相關的場景氛圍。于是便設計了這座特立獨行的茉莉旅社。

茉莉旅社的外形、配、裝修和植點綴,基本上就是按照舊時空琴海島嶼上熱門旅游小島上的建筑修筑的。不但和傳統古典風格毫不相干,和商館酒店、龍豪灣旅館等等元老院興辦的酒店旅館的也差異極大。但是總上和博鋪新鎮區的風格相協調。一建便吸引了許多“文藝范”的元老的注意力。雖說這旅館不在海邊,但是做在樓頂上,也能眺到博鋪的海景。加上張設計師的刻意布置點綴的周邊環境和植,那真算得上是很“希臘”了。

拋開學觀點,茉莉旅社也算是一座有相當規模的旅館了,一共設有二十個單人和雙人間,另有價格低廉類似青年旅社的雙層床配置的十二人間十間。盥洗設備一應俱全。算不上豪華,但是設備齊全舒適,加上獨到的“異國調”和“文藝”,使得這里很快就為本地一個頗有檔次的旅館了。吳南海自然也沒有忘記這里,在這里開設了南海咖啡館的分店。

Advertisement

除了普通旅客之外,對于那些第一次來到臨高的讀書人來說,茉莉旅社的“異國調”令他們眼界大開,獨到的“文藝氣息”又令他們流連忘返。不僅是外來者如此,便是本地的讀書人,也喜歡來這里的庭院和樓頂的花園坐一坐。劉大霖這位過去的茉莉軒的“山長”,時時來旅社和讀書人清談--這也是唐糖的建議,稱之為“廣告”。

陳霖登記完畢,伙計將他送到客房。這間客房就在一樓,與龍豪灣旅館的高樓大廈而言,更接地氣。

伙計拉開窗簾打開落地長窗,陳霖信步走出去,窗外卻是木制的臺,裝著白的欄桿。臺上有藤編的桌椅。臺外面就就是旅社的花園,花園其實并不大,裝裝飾得卻頗為致,鑄鐵的花架上纏繞著綠的藤蔓,白的路燈柱上掛著栽種著綠植的花盆,碎石鋪砌的小徑從臺前蜿蜒而過,在下顯得生機

陳霖何曾見識過這樣的布置,站在臺上一時竟了神。直到伙計端來茶招呼才如夢初醒。

“這是本店特奉的元老紅茶。客要是覺得這里景致好,就在這里小憩片刻,品品茶如何?”

“好好,”陳霖哪里還說得不出“不好”,當即道,“就放在這里。”

伙計在小圓桌上放下茶,陳霖掏出錢包就要給“小賬”,伙計卻婉拒了:“客的住店費用里已經包含了服務費,所以是不收小賬的。”

陳霖心想這倒新鮮!不過澳洲人的店鋪的確是不收“小賬”的。

伙計退了出去,陳霖在臺的藤椅上落座,端起茶壺來――茶壺是他在廣州見識過的“澳洲式”,釉面晶瑩剔,UU看書 www.uukanshu.com仿佛半明一般,繪制的花卉滴――不知道是用什麼法子燒制的。聽表叔說原本這次產業拍賣會上有瓷廠的標,但是因為投資需要的資金太多流拍了。

Advertisement

茶盞中的茶水呈暗紅,茶湯明,一馥郁濃烈的茶香直沖鼻端。這是澳洲人才有的“紅茶”,早幾年在廣州便有開售,但是因為香氣特殊又過于濃烈,并不廣東本地人歡迎,反倒是西洋人特別喜。據說是因為這種茶耐儲存。不過大世界夏季發售的“冰紅茶”確又得到了許多人的喜――這也真是咄咄怪事。

陳霖倒不在意熱紅茶特殊的苦香氣,他喝了一口,茶香之中還有一濃烈的柑橘香氣,直沖鼻端。這香氣并不是“冰紅茶”里的柑橘香氣,而近乎于佛手柑的氣味。若說好喝倒也不見得,但是也不難喝,只覺得味道非常之特別。

“這茶古怪。”

不過見識了大世界的茶飲店里往紅茶里放柑橘片,放糖之類的作之后,澳洲人對這紅茶做任何事他都不會驚訝了。

他斜靠在藤椅上,花香、茶香在鼻端裊繞。眼前麗的花園,仰是湛藍的天空,一時間只覺得心舒暢,百事無憂。

真是個消磨人的好地方,陳霖心想。果如表叔所言:澳洲人是天底下最會的人!這不是以貴作賤的窮奢極侈,也不是酒池林式的堆積,而是真正切人心底的舒適愜意。

不過,自己可不能就這般在“愜意”中沉淪下去。陳霖暗暗提醒自己,上不但背負著家族的產業,還有表叔的重托,都不可辜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