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放下了手中的鞍,他要親自見一見這位來自貝州的信使,一則確認此人份的真假。二則,如果河北道十五郡果真聯手起事,他要詳盡的了解河北道現在的形勢。m.166xs.cc
“還真讓那書呆子說中了,他不是順口胡謅的吧?”
如果貝州信使帶來的消息是真的,就意味著封常清輸給了秦晉,鄭顯禮不愿意看到恩主輸給了一個書呆子。
“莫要胡說,秦府的判斷有理有據!”
封常清豈是那種在乎賭約輸贏的錙銖必較之人?像這種對朝廷大大有利的賭約,就是輸上一千個一萬個,也心甘愿。
“貝州李萼拜見大夫!”
信使大概二十歲上下,竟敢只越叛軍地盤,前往長安送信,膽識絕非常人所及。封常清問了幾個問題,李萼都對答的一不差,尤其在談及往平原郡給真卿送信時,還盛贊了他決斷英明。封常清曾與真卿有過一面之緣,對應之下,更確信李萼份不假,但就算李萼的份不假,又如何證實河北道二十四郡反正的消息是真的呢?
李萼敏銳的察覺到了封常清對自己的疑慮,打開的包袱,從中取出一張紙,遞給了他。
“這是常山使君的討逆檄文,大夫一看便知小人所言真假!”
這篇檄文寫的大氣磅礴,讀之使人熱沸騰,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筆。常山太守杲卿乃亞圣回后人,文章自是天下翹楚,封常自此清深信不疑。
“足下進京可是為了向朝廷報喜?”秦晉問了一句。
李萼臉上的笑容很快被憂慮所取代:“的確要報喜的,但卻不是要害。朝廷必須派出一支人馬來,對河北道字昕等人予以援手,還要任命一位大使統籌全局,否則他們手中無兵,又是一盤散沙,互不統屬,在史思明的鐵騎面前撐不住多久的。”他嘆了口氣,“只是李某位卑言輕,卻不知廟堂明公們肯否采納……”
他的話讓秦晉暗暗吃驚,沒想到這個時代已經有人向李隆基如此建言,應該趁機出兵河北。只不知李隆基是如何應對置的,等到李弼帶著朔方軍進河北道以后,杲卿等人的頭顱早被安祿山砍了下來。
直到此時,封常清才重新審視著秦晉,也許因為對文的偏見影響了他的判斷。
“封某今日就會親筆手書向副元帥陳……”他想了想又否定了這個提議,“還是親自去一趟合適,很多事在書信中不一定說的明白。”封常清已經決定愿賭服輸,他要說服高仙芝派出一支人馬往河北道以作支援之用。
而秦晉則幾乎是口而出,“大夫不可!”如果讓封常清回到潼關去,那麼事的發展不是又與歷史的腳步重合了嗎?這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從秦晉的腦子里跳了出來。如果讓封常清去河北道,這不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嗎?
很快,他又有些沮喪,雖然是個好主意,但實施起來卻有太多的困難。首先,封常清現在是喪師失地的大軍統帥,朝廷按照慣例肯定要治罪的,若是太平年景邊事失利,皇帝頂多下敕書申斥一番也就算了。可現在是關乎大唐東都的失陷,封常清不但要為軍事失敗擔上責任,更要承擔政治責任。
現在的封常清已經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一旦皇帝的中使出了長安城,秦晉所能做的就是阻止封常清與中使見面。也就是說,通過合法的途徑,封常清幾無可能去河北,那麼有沒有兩全其的辦法呢?沉思了一陣后,仍舊一籌莫展。
“秦府有更好的建議嗎?”
封常青很奇怪,秦晉不是一直希自己說服高仙芝派兵北上嗎?怎麼一提到西返關中,他的反應就如此之大呢?
這個問題讓秦晉不知該如何回答,難道要說他這一去將死無葬之地嗎?他相信,以封常青的心智,未必不能對自己的前途有所預吧。這件事只能從長計議。
“下以為,有大夫的親筆手書就應該足夠了!”
次日一早,李萼離開新安,直奔關中。河北道即將全境復的好消息已經傳遍全城,一時間,連日來籠罩在全城上空的云似乎也一掃而空,好像安祿山的敗亡已經盡在咫尺了。平日里甚有人的街道上也有了行人蹤影。
從縣廷到東城門,再從東城門到縣廷,這條路秦晉每天要走上不下六遍,早中晚各有一個來回。今日團結兵的訓練科目是左前直刺,戰作很簡單,六個橫排肩挨著肩的站在一起,端起長桿來一遍又一遍的突刺就是。
在路上,秦晉能明顯的覺到,城中張的氛圍已經大為緩解。而且就連他邊的人,從陳千里到契苾賀,這些得力助手一個個都對時局充滿了盲目的信心,有自信本來是好事,但若因此而放松了對城防的警惕,那就不是什麼好事,而是壞事了。
正因為河北道形勢的不穩定,安祿山才急切需要穩定下來,而把控通往長安驛道的新安就更要盡快拿下來。
他決定召集縣廷中的所有吏,召開一次軍事會議,其主要目的就是向諸位吏提醒,新安或許即將面臨叛軍的大舉攻城。
司戶佐統計了全縣的壯丁,可堪一用的大致在五千人上下。如果將甄選范圍再擴大一些,這個數字可以漲到八千。
對這個數據,秦晉很失,唐代的一個縣滿打滿算居然只能找出八千人來打仗,不過用來守城也足夠了。
聽完了司戶佐的匯報,秦晉又將目投向了司兵佐。
“裁汰空額的進度如何了?”
“回府君,城的人已經全部清理,只是還有三百多人散居在新安城外東西兩側的各鄉里,不易置。”
這倒給秦晉提了醒,他一直要將城東的百姓都轉移到城中或者關城以西去,而今形勢已經迫在眉睫,這個計劃也必須提到日程上來。
“清理空額的差事可以先停下來,司戶和司兵兩曹一同負責征募縣壯丁,叛軍或許旦夕可至,此事要快,越快越好!”關于清理團結兵空額一事,秦晉后來便覺得理的有些草率,事有緩急,現在就急著清理空額肯定不利于團結部一致對外,更何況有能力在團結兵籍冊上弄虛作假的,基本都是本縣的富戶名。
把這幫子人都得罪了,對自己的計劃未必能有好,但是他們聯起手來,肯定能給縣廷添堵。
“難道府君認為叛軍將會大舉攻城?”
在座的吏只有陳千里比較了解秦晉的心思,他現在已經被從司兵佐的位置上調離,專職負責城中主簿的差事。因為在此前的混中,主簿已經不知所終,由于高級吏紛紛腳底抹油,他只能從自己信得過的佐吏中提拔一些人上來,署理縣廷的日常事務,如此也正是一舉兩得。
秦晉鄭重其事的點點頭,“步卒由到新安,行軍兩日便可抵達,也許今晚就是新安最后的平靜之夜了!”
分派完一眾事務,各曹的佐吏紛紛離去。秦晉想了一陣,覺得轉移百姓一事牽涉過多,僅兵戶兩曹的佐吏他還是放心不下,便讓陳千里也跟著去一并理,只要說服了當地鄉、里的嗇夫、里正,一切就好辦了。
天剛過午,縣廷大堂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片刻后拉門外出半個頭來,是秦晉安排在館驛中負責封常青一行人吃住的佐吏。他的出現讓秦晉產生了一不詳的預。
“封大夫帶著人走了,下吏,下吏攔不住,還被他們捆了起來。”那佐吏躬唯唯諾諾道。
秦晉的心里咯噔一下子,好像丟了什麼東西,封常青還是走了,自己費盡力氣想要改變他的厄運,難道還是功虧一簣了嗎?
“這是封大夫留下的手書!”
展開書信,字跡力紙背,封常青在信中代,他留在新安城中已經難有作為,況且又負全軍覆沒失陷東都的罪責,很多事都不由己,如果繼續在躲在新安,或許還會給秦晉帶來麻煩。而他到高仙芝軍中去,則可以全力運作出兵河北一事,趁著皇帝中使敕書沒出長安,說不定還能為新安爭取一些援兵。
滿紙悲涼,讓人不唏噓,時勢能造就英雄,同樣也摧折了英雄,這還是那個“走馬赴東京,計日取逆胡之首”的封常青嗎?
“是否派人去追?”
佐吏不準秦晉的心思,試探著問道。秦晉擺擺手,示意不必去追了,既然封常青去意已決,就算追上了他也不會回來的。只是此一去,是否就了永訣,秦晉不敢保證。
申正時分,形勢突然惡化了,陳千里帶著幾個佐吏狼狽的逃了回來,幾個人上都是各種輕重傷,好在沒有命之虞。
“不好了,長石鄉嗇夫勾結逆胡叛軍做反!”
什麼?連鄉嗇夫都做反了?秦晉大吃一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叛軍有多?”
注:
嗇夫:在唐代是流外雜任,可以理解為現在的鄉長,但不是。
劉昊意外穿越到狼煙並起的三國,變成了大漢皇叔!有無上霸主係統加身,劉昊可以抽取史上猛將、絕世神功、萬界美女……還能吞食天地氣運,萬界荒古獨尊!隻有想不到,冇有做不到!
李謙重生了。另外一個時空的1995年。在這裡,他當然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成功是什麼? 錢麼?或者,名氣?地位?榮耀? 都是,但不全是。 有了那回眸的淺淺一笑,那牽手的剎那溫暖,那入懷的淡淡體香; 這人生,才稱得上完美。
——姑娘,清穿嗎?要命的那種? 自從穿到了喪權辱國的晚清,林玉嬋萬念俱灰,只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 茍著。 能多活一集是一集。 就算是地獄難度,也要殺出一條血路。 直到她發現,在骯臟腐壞的地獄深處,也有人靜靜地執燭,亮著不滅的光。 ---------- ※開局地獄模式,不過別怕,蹲得深才跳得高~~ ※有男主 ※男主沒辮子 ※更多完結文戳作者專欄 *南方赤火* ※說明一下,本文原名《大清要完》,并不是女主單純賺錢升級的爽文,而是她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晚清社會,生存奮斗掙扎自強的全方位故事。只想看主角賺錢劇情可以根據章節提要選擇訂閱,mua~ [參賽理由]主角穿越晚清社會,順應第二次工業革命和洋務運動的潮流,引進西方科技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為社會擺脫愚昧、擁抱新思潮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