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繞著世界上第一個煤球爐轉了幾圈之後,李元嘉相當滿意的點了點頭,和之前他看到鐵匠們造出的第二口鍋時的反應完全就是兩回事。
煤球爐這種東西,他簡直是的不能再悉了。
咳咳,應該說是另外一個“李元嘉”,一個從小生活在中國的煤都之一,也習慣了和煤打道的李元嘉。作爲一個北方人,八零後的他印象裡小時候本就沒有天然氣那種東西,就連煤氣罐都沒有,各家各戶做飯也好,冬天取暖也好,靠的全都是一個個的煤球爐。
至於說煤球的話,也全都是自己打的。
那年頭父母的工資還不高,一個月加起來也就一百多塊,買人家現的煤球是肯定不捨得買的,基本上都是買一車煤回來自己打,而且配方也是最簡單的煤加泥加水。
不是他們家,那時候基本上大家都這樣幹。
所以在李元嘉的記憶中,老媽廠子的家屬院裡,一大片空地上整整齊齊的擺滿了煤球,旁邊父子倆拿著自家的一個和從鄰居家借來的一個煤球機,吭哧吭哧打煤球的景象,已經爲了自己永遠都無法忘記的回憶……
眼前的這個煤球爐,除了覺稍微大了點,工藝糙了些之外,簡直就是和記憶中一模一樣。
“大王,您做這個東西有什麼用?”
“呵呵,有什麼用?”
斜著看了韓山一眼,李元嘉晃了晃腦袋笑道:“我跟你說,這玩意兒的用大了去了!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時候往屋子裡一放,不是能取暖,而且還隨時都有熱水喝,就連你想要吃個火鍋什麼的也沒問題,只要有煤球……我靠!”
“啊?怎麼了,大王?”
韓山被李元嘉的聲給嚇了一跳,忙不迭的問道。
“煤球,煤球……沒有打煤球的那個玩意兒啊!”
沒有理會韓山,李元嘉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煤球爐有了,可煤球呢?或者說煤球機的問題怎麼解決?
煤,黃泥,水和手持煤球機,做煤球的四大必備要素。
黃泥和水到都是,而且不是值不值錢的問題,因爲本就不用花錢。煤的話也不擔心,因爲老祖宗們用煤的歷史很早,漢朝開始就有人用來作爲燃料,前隋的時候還有人用來燒茶喝,而且之前李元嘉也讓人打聽過,潞州這邊確實有“石碳”,貌似還多的……
問題是,煤球機怎麼搞?
就眼前這兩個鐵匠,連個鍋都造不妥當,指他們造煤球機?
別逗了!
於是在李元嘉頭疼的時候,有個石生的鐵匠大著膽子問了一句:“大王,敢問這煤球是爲何?要不您畫個樣子出來,我幫您打造一個試試?”
做出第二個鐵鍋之後,石生也是信心大增!
雖然這玩意兒依然不了李元嘉的眼,但那是因爲上輩子他見過真正的工業化產品,圓的就像是用圓規畫出來的,而且通厚薄一致,表面更是的站不住蒼蠅……咳咳,誇張了點,但是漂亮那是一定的。但是在貞觀年間,幾個石生合力打造出來的這第二口鍋,卻也算得上是不俗的手藝,至比第一口順眼太多了。
尤其是看到大王似乎對爐子很滿意,石生瞬間膨脹了。
“煤球?打造?”
聽了石生的話之後,李元嘉頓時樂了:“那玩意兒又不是鐵做的,你怎麼打造?它就是用石炭混上泥,再加上水做出來的東西……”
用語言描述起來好像不是太容易,李元嘉乾脆揮了揮手,讓韓山去自己書房拿來了紙筆,然後用柳枝炭筆現場畫了起來——自從桌椅這玩意兒做出第一套之後,陳木接下來的這些時間就一直沒停過,前前後後做出了十幾套,把李元嘉平時經常待得地方都給擺滿了。而現在他用的這套桌椅,就是前兩天剛剛搬到這個小院子來的。
所以用柳枝炭筆畫完了煤球的簡略圖之後,李元嘉搖頭道:“其實看起來不算複雜,不過重要的是一定要圓,正好能放進煤爐裡面,另外還要有幾個眼,而且每個煤球上眼的位置必須要一樣……這個就不好做了啊!”
“……”
聽了大王的話,再看看眼前紙上的這個圖形,石生一時間有些懵了。
似乎是生怕有什麼地方自己沒看懂一樣,石生瞪大了眼睛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終於忍不住道:“大,大王,您畫的這個東西如果是用石炭和水、泥來做的話……應該不是很難吧?”
作爲一個石生,他對能燃燒的石炭也不算一無所知。
“嗯?不是很難?”
對於石生的這個迴應,李元嘉頓時也瞪大了眼睛。
“是的,大王!”
大著膽子點了點頭,石生立刻欠了欠告罪一聲,從桌子上面拿起了一張紙,然後把彎了一個圓形,然後恭敬的說道:“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底下有木板的東西,然後把石炭、泥和水和的東西倒進去,等填滿後在上面蓋一個已經做好眼的木板,接著用木一……”
“哎喲,還真是啊!”
看完了石生的演示之後,李元嘉頓時明白了。
可不,就是這麼簡單啊!
然後腦袋裡稍微那麼一抓,他就知道自己剛纔是鑽了牛角尖了——煤球機存在的最大意義是使用簡單,而且效率極高,一個人一天甚至能打出來上千個煤球!但是沒有了煤球機,用手工的方式做的話也沒問題的啊,只不過效率低一些……
這年頭,效率低算個?
一個人一天就算只能做五十個……哪怕是二十個又如何?難道他堂堂一個親王府上還能缺了人手不?
發現自己想岔了之後,李元嘉頓時腦大開,連連擺手道:“要這麼看的話其實也不用那麼麻煩,你們回頭做幾個點的鐵條,然後把它們固定在一起,每次等煤球型後只要往上面一就是了……這樣更加的準,能讓每個煤球上面的眼位置都保持一致!對了,做煤球的模子最好也用鐵來打造,更經久耐用……”
見大王幾乎是立刻便接了自己的意見,石生自然是大希過,雀躍不已。
而接下來,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開了。
剩下另外一個鐵匠和韓山兩人面面相覷,尤其是管家韓山,看到李元嘉毫無顧忌的拿著紙筆和一個鐵匠在一起寫寫畫畫,渾然再沒有半分親王的風度,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二十二世紀毒醫學博士蘇子餘,毒術界的東方不敗,毒醫界的獨孤求敗。不料命運捉弄,竟是一朝穿越到幾千年前的東周,成為了膽小懦弱、呆傻蠢笨的丞相府庶女蘇子餘。身陷囹圄,生母慘死,主母迫害,姐妹下毒,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本想安穩度日的蘇子餘歎口氣……是你們逼我的!宅鬥?權謀?毒術?醫術?不好意思,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滿級大佬屠新手村!
曲迤進了十四爺的後院之後沒多久,就發現十四爺這貨……八成是重生的! 瞧他看四爺時候的勁兒,恨不得吃人。 瞧他看自家皇阿瑪和額娘時候的眼神,哎喲您要暴露了! 曲迤還得小心捂著,別叫這重生回來的十四爺看出個好歹來。不過好歹她隻是個丫鬟,問題不大。 可十四爺不讓做丫鬟了,說必須給她塞進後院,曲迤哭出聲來了。 後院裏這配置也是……清一色的滿人,曲迤一個漢軍旗混的是小心翼翼。十四爺是想通了,各種放飛。看誰都不爽。也不跟親親八哥混了,也不跟親親九哥親了。成天懟天懟地懟空氣。把四爺懟的直運氣。 看的曲迤是心肝兒都顫,以後四爺做了皇帝你怎麼辦啊? 懟了好幾年,大概十四爺也想到這一點了,他努力爭太子之位了…… 這要是失敗了可咋辦啊?
永盛十二年。 著名古裝編劇作家顧錦年穿越大夏王朝。 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仙武並存,王朝為尊。 而自己更是成為大夏第一權貴,鎮國公之孫,三代男丁獨苗,享受萬千寵愛。 但讓顧錦年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儒道昌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發現自己的儒道,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過分。 下棋落子,金光璀璨,大龍浮現。 寫字,一字千金,非大儒不可直視。 念一首詩詞,詩出法隨,異象連連。 畫一幅畫,顧錦年都不敢畫眼睛,生怕成真。 當代亞聖:「為什麼他的異象比我的還強?」 ---- 本書又名《只有我的儒道有特效》《我的特效有億點點誇張》《特效流儒道》《打架我不行,裝嗶你不行》 已有三萬均訂作品《大魏讀書�